•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文山市:监督助力稻鱼“游”出共富路

    发布时间:2025-08-22 15:25:38  

    盛夏时节,文山市新平街道高末社区的稻田里绿意盎然。满载鱼种的车辆抵达田边,等候多时的工人们熟练地用渔网捞出活蹦乱跳的鱼苗,轻轻放入稻田。一入水,小鱼们便欢快地四散开来,游向稻田深处。

    “老乡,这块田你放了多少鱼苗?养殖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近日,文山市纪检监察干部来到高末社区,向群众了解稻鱼米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文山市积极推广“一田双收、一水两用”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保障这一富民产业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文山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将做强稻鱼产业纳入常态化监督重点,紧盯关键环节,以强有力的监督护航“水稻+鱼”立体生态养殖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为确保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发挥示范引领效应,该市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严格筛选,将实施条件好、主体意愿高、示范带动强的新平街道高末社区马厂村,确定为100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项目点。在项目实施中,聚焦技术指导、田间管理、销售等环节开展“全链条”监督。

    “购买鱼种的前期投入成本比较大,这确实让我们有些顾虑。好在渔站补贴的鱼种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文山鼎农兴农业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向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介绍,成品鱼的市场价在每斤15元至20元,相较单种水稻,每亩收益提升了20%。

    为减轻农户负担,稻渔综合种养项目采用“补助+自筹”的方式购买鱼种。该市纪委监委紧盯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强化监督,重点检查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是否存在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些举措有效激发了企业和农户的种养积极性。

    在新平街道马厂村的“稻田养鱼综合种养”核心示范区,当天共投放了草鱼、鲤鱼、鲫鱼等鱼种2000余千克。

    “鱼种投放后要注意水位控制,既要保证鱼有活动空间,又不能影响水稻生长……”技术人员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为确保技术指导落到实处,市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督促渔业站加强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夯实技术基础,确保鱼种下田后能够健康生长。

    在监督助力下,文山市共实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5100余亩,其中核心示范区510亩,辐射带动4590亩,总产值1777.35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产业发展,当好乡村振兴‘护航员’,护航乡村产业持续蓬勃发展。”文山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山市纪委监委:吕玉潇)

    (编辑:董飞 美编:张振飞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