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乡美镇兴丨文山市喜古乡:守护碧水清流,共绘生态画卷

    发布时间:2025-08-21 17:40:47  

    开栏语

    乡镇,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这里有产业升级的蓬勃气象,有文化传承的匠心坚守,有基层治理的智慧创新,更有无数平凡奋斗者的动人身影。阡陌之间,皆是故事。文山发布策划推出《乡美镇兴》专栏,为大家呈现最鲜活的乡镇脉动、最真实的基层故事,一起见证山乡蝶变,共绘发展新篇!

    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保护,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8月20日,文山市喜古乡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开展一场以“守护碧水清流”为主题的清河行动,着力解决河道环境突出问题,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保障汛期行洪安全。

    志愿红点亮河道“美颜”路

    喜古乡党委、政府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枢纽,启动“守护碧水清流”志愿服务专项清河行动,将整条顺甸河纳入“网格化”治理体系,由党政班子成员牵头认领,划分成4个责任段。迅速集结起一支由党员干部、乡干部职工、村委会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民代表、志愿者等组成的“碧水先锋队”,形成“1+N”志愿力量矩阵,红马甲的身影遍布河岸。大家按段分工,带着夹子、铁锹、垃圾袋等工具,对岸边垃圾、水面漂浮物、河坡杂草展开拉网式清理。这些垃圾不仅会严重破坏视觉景观和水生态平衡,更会在汛期成为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清理。从清晨到日暮,大家用脚步丈量河道长度,用双手为河流“美颜”。


    “绣花功”绣出河岸新颜

    行动中,大家摒弃“粗放式”清理,转而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治理。针对河道拐角处易堆积垃圾、浅滩处易藏污纳垢等问题,大家逐段排查,对石缝中的碎玻璃、淤泥下的塑料袋等“顽固分子”,采取“手刨+小铲+细夹”的组合方式清理;对沿岸杂乱的藤蔓、过高的杂草,按“留绿不留荒”原则修剪规整,既保持生态原貌,又消除卫生死角。经过清理,顺甸河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河道行洪也更加通畅,让河道从“干净”向“美观”递进。


    文明风“浸润”两岸民心

    将环境整治与文明培育同步推进,是此次行动的鲜明特色。大家在清理河道的间隙,向沿岸群众、儿童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通过大家的实际行动,村民直观感受到了河道的变化,自发加入到清河行动中,“随手捡垃圾”“不向河内排污”成为村民共识。如今,茶余饭后到河边散步的人多了,自发加入志愿巡河的村民也多了,让文明护水的理念顺着潺潺流水,融入乡村的日常肌理。

    此次行动不仅是喜古乡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一次触动人心的环保宣传。大家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向沿岸村民传递了守护母亲河的重要性。下一步,喜古乡将建立“常态化巡查+志愿清理+群众监督”长效机制,持续加大河道保护力度,并广泛动员更多村民自觉参与到爱河、护河的队伍中来,凝聚起全民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让顺甸河成为承载乡愁、滋养文明的“幸福纽带”,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生态活力。

    (喜古乡政府:李盼)

    (编辑:董飞 美编:张振飞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