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文山市马塘: 干塘子代表联络室织起深联帮服务网

    发布时间:2025-08-26 15:13:25  

    近年来,文山市马塘镇干塘子村委会人大代表联络室以“深、联、帮”专项行动为抓手,立足辖区工业园区与乡村交融的特点,主动下沉服务、精准对接需求,不仅打通了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还架起了政府、企业与村民之间的“连心桥”。

    剑涛项目是文山市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为满足用电需求,需要从干塘子110kV变电站架设输电线路至项目点,中间要安装64根电线杆,这是项目顺利落地的关键环节。然而,这项工作在推进时却遭遇了不少阻碍。

    干塘子村委会人大代表联络室主任杨保艳坦言,难题主要在于村民们刚种下甘蔗、姜等经济作物,都期盼着能有好收成,担心安装电线杆损坏农作物。如何既能保障电线杆安装,又降低对农作物的损坏,这成了摆在代表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这一困境,人大代表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顶着烈日来到田间地头,穿梭在一片翠绿的甘蔗地和姜地之间,仔细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对涉及的地块进行详细核查,统计受影响的农户,精准掌握每一户村民的诉求。结合群众的诉求与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代表们耐心向村民解释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充分尊重村民的合理诉求,在矛盾与困难之间来回奔波,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平衡点——优化电线杆安装路线;对确实无法避让的地块,协调企业给予村民合理补偿。这一方案既保障了项目进度,又维护了村民利益。杨保艳说:“看着项目一点点推进,我们心里也踏实了,这不仅是为企业解决难题,更是在为村里的发展铺路。”

    搭建村企共建平台 破解企业发展瓶颈

    干塘子村委会人大代表联络室与其他代表联络室不同,因辖区内有工业园区,共有9家企业在此落地生根,村企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为倾听企业心声、了解企业需求,联络室的人大代表们每十天半月要定期走访企业,深入车间、工地,与企业负责人和员工面对面交流;联络室还创新思路,打造了“村企共建服务平台”,每年定期组织企业召开座谈会,精准把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

    在一次例行座谈会上,云南天冶化工有限公司提出隐忧,公司周边村民的防火意识相对薄弱,焚烧秸秆极易引发火灾,对企业安全构成威胁。听到企业的诉求后,代表联络室迅速响应,立即联合各村小组干部与人大代表组成宣传小队。代表们手持宣传资料,走村入户,结合真实案例,向村民讲解露天焚烧秸秆存在的巨大火灾隐患,以及对企业和村民自身财产安全的危害,并积极推广秸秆切碎还田或用作牲畜饲料等替代方案。

    经过耐心细致的宣传动员,最终促成企业周边直径500米范围内禁止焚烧秸秆的村规民约落地。这道无形的“防火墙”,在人大代表联络室的穿针引线下,由村企携手筑牢,实现了安全责任共担和发展环境共建。

    云南天冶化工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敏说:“人大代表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关怀。这种贴心的服务,让我们企业能够全身心投入生产运营,没有后顾之忧。”

    2024年以来,代表联络室累计协调工业用地400余亩,化解征地补偿、施工扰民等纠纷30余起,为企业安心扎根、轻装前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打造“幸福里新村”实现村企互利双赢

    2023年12月15日,马塘镇依托本地资源、产业禀赋和人力资源结构优势,在干塘子村委会挂牌成立“幸福里新村”,为当地村民搭建了就业平台。依托这一平台,联络室组织人大代表到园区企业调研岗位需求,到村民家中精准摸排群众技能和就业意向,动态对接企业岗位缺口与村民意愿,构建起“企业—平台—劳动力”的直通机制,让信息孤岛在村口消失,解决了企业用工和村民就近就业的难题。

    干塘子村人大代表联络室以“深”的脚力丈量厂村边界,以“联”的智慧编织共富网络,以“帮”的实效筑牢企业发展根基,推动政府、企业、村庄三方联动的良好格局悄然形成。如今,既能看到企业车间里机器轰鸣的生产景象,也能望见田间地头作物蓬勃生长的生机,更能感受到村民们谈起家门口就业、村庄发展时脸上洋溢的笑容。

    (来源:“文山人大”公众号)

    (编辑:刘红丹  美编:冯鹤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