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文山市注重培育文明元素,以具有典型表率作用的文明单位、文明小区等文明细胞带动市民的精神文明,营造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氛围营造覆盖面广。2015年至今,文山市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养城市,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灵魂工程",不断延伸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讲文明树新风、中华传统美德等各类公益广告的宣传范围,在城区实施"一河三纵八横四区六(园)场"氛围营造工程(一河:盘龙河,三纵:西华路、开化路、文华路<望华路>,八横:文昌路、龙海路、七花南路、安平路、普阳路、东风路、建禾路、外滩路,四区:城北政务办公区、城中经济文化中心片区、城南三七产业园区、城东职教园区,六(园)场:华龙湖公园、东山公园、西华公园、七花广场、休闲广场、城南体育广场),成功打造10余条主题街道、6个主题广场(公园)示范点,在城市各大广场公园、背街小巷、主要街道均能感受满目琳琅视觉美,潜移默化感染着市民对"文明"的认知和言行自觉。
文明创建再现新潮。紧紧围绕"五大创建",将文明单位等奖励细化到个人,充分组织发动州、市各级部门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共创建国家、省、州、市级文明单位180个、文明村镇(社区)32个;将中华传统美德引入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 "美德少年"评选等活动,促进师生道德建设,打造示范校园8所;在文山州首创文明小区评选管理办法,建立文明办、住建、公安、城管、民政、街道办等部门与小区的联合创建工作机制,在小区大力整治居住卫生环境、人文环境和治安环境,在小区内开展将壮族、苗族等传统优秀文化引入小区,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小区89个,创建率达30%。
以身边典型示范教育身边人。在市域广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修改完善行业规章、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举办文明楼栋、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道德模范等各种评选活动,评选表彰十大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各类先进典型104名,在公园广场、乡镇街道、社区小区设置善行义举榜1300余块,为居民树立学习榜样;共360余个"道德讲堂"开课1600余场(次),约20万人(次)受教育,城乡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不断高涨。
(李金钟)
(编辑:程于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