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新闻网讯 近年来,文山市坚持“先发展、后规范、抓提升、重示范”的工作思路和“市有联合社,乡有合作分社,村有基层社”的发展目标,紧紧依托三七、万寿菊、巴西菇等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大力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带动作用。
在文山市喜古乡古那冲村中药材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树木散发着舒心的凉爽,阳光像一缕缕金色的细沙,穿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洒落在地上,林中的鸟叫声伴着潺潺的流水声在微风中久久地回荡着,山间的一百多种中药材各自吐露着自己的芳香。古那冲村民张正兵就通过林地入股+劳务入股的方式加入到合作社,从原来年收入1万元增加到现在年收入6万元。村民王自美家因家庭困难,通过劳务入股的方式来参与林下中药材种植,他们一家三口负责看管中药材种植基地,每天上山查看药材长势,每人每月1800元的基本工资,一年下来有4万多元的收入。
文山市老君山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自2009年7月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探索出复合经营,立体种植等多种发展模式,形成了以种植黄精、板蓝根、玉竹、草珊瑚为主以及其余100种药材产业为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让当地困难群众通过林的土地入股,现金入股,劳务入股的运作方式,由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出售的订单农业模式,改变了过去农户分散经营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到目前,文山市老君山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社员618人,基地总面积8600亩,种植基地5600亩,示范带动农户2500多户。其中,喜古乡古那冲村2000亩,全村317户,发展合作社员140户,其中有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合作社以不同方式进行入股,真正实现脱贫增收。
据了解,文山市合作社还将推行“园区+合作社+建档立卡”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的探索,鼓励当地建档立卡户充分利用园区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康体养身等配套服务,支持没有自主生产能力和向外发展条件的贫困户通过土地、林地资源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等方式获得资产收益增收脱贫。截至目前,文山市有合作社456个,社员24883人,带动社员户均增收1.5万元。
记者:陈古梁
编辑:罗敬文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