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新闻网讯 产业是强农之本、致富之源、脱贫之基。在脱贫攻坚进程中,文山市新街乡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念好“山字经”,以公司为龙头,以合作社为载体,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引领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扶贫开发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为决战脱贫攻坚筑牢根本、注入动力,确保脱贫摘帽、同步小康的奋斗目标圆满实现。

崔庆喜是新街乡湖广寨村的建档立卡户,他家在蔬菜基地里共有3.5亩土地,原来主要栽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每年仅满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自从蔬菜基地的建立,他家将3.5亩土地流转给了公司,每年都有近3000元的租金,加之两口子长期在蔬菜基地里做工,如今一年下来的收入相比之前翻了几番。
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作为建档立卡户的崔庆喜家,今年获得了3万元的危房改造资金补助,加之地方政府帮助协调5万元的贴息贷款,现在他家已经建起了新房,目前主体结构已完工,正在进行装修,预计到年底搬进新居,如今已脱贫出列的他对未来生活信心满满。

崔庆喜家之所以有今天的变化,主要得于蔬菜基地的带动及文山市精准扶贫政策措施的落实。据了解,湖广寨这500亩标准化现代绿色蔬菜基地,是新街乡党委政府于今年引进文山清龙农业种植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建立的。目前,基地已完成蔬菜种植355亩整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无公害蔬菜9000吨,年可实现公司销售收入9000万元,年净利润9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400个,从而实现当地400个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每年可带动农民增收16640万元。
村民袁永富是新街乡牛么底村的建档立卡户,一直以来主要靠种植生姜维持生计。如今血橙基地的建立,他家将9多土地流转给公司,老两口也返聘到基地里打工,现在一家人离脱贫摘帽的目标已越来越近。

牛么底血橙基地共流转土地1500亩,是文山市新街乡于去年8月份引进文山山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涉及牛么底下寨和石洞门两个村子的1792户农户,覆盖建档立卡户43户。目前,已种植血橙苗1300亩,计划10月底全部栽种完毕,预计到2019年进入丰产期,届时将提供20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
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使贫困群众真正脱贫致富,新街乡采取“企业+农户+金融机构+政府”扶贫帮扶模式,积极引导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每户5万元的额度在文山民丰村镇银行申请小额到户贴息贷款,并入股云南希诺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银杏产业,贷款资金由云南希诺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保偿还,在三年合作期限内每户参股农户每年可获得贷款贴息补助和入股分红资金共3000元,同时可优先安排到公司种植基地务工。

新街乡腰店村村民张洪品告诉记者,云南希诺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跟你们合作栽银杏,一年给你们多少的补助?给3000元的补助。你家流转了多少的土地?有9亩多点。租金一年下来有多少?有4000余元。你在不在里面做工?在的,一个月还是做得1700――1800元。那么一年做下来总的收入可能得三四万元。
自今年6月22日启动此项工作以来,新街乡已办理小额扶贫到户贷款600户合计资金3000万元,并完成入股工作,合作期内参股的600户建档立卡户将获得贷款贴息补助和企业分红资金共540万元。目前,云南希诺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向参股贫困户预付首期贷款贴息和入股分红金180万元。
产业发展是农村经济的“发动机”,是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是脱贫攻坚的“生命线”。近年来,新街乡因地制宜,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做到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努力将优势产业做大、特色产业做优、支柱产业做强。如今,全乡已形成了生姜、蔬菜、银杏、甜柿、血橙、黄精、西贡蕉等产业集群,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山坳里处处洋溢着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成为了全乡939建档立卡户脱贫摘帽及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力“助推器”。
记者:黄启德 梁薰云
编辑:罗敬文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