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文山市德厚镇:产业“兴”带来乡村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2-05-05 10:38:51  

    文网讯 乡间路网纵横交错,村庄洋楼错落有致,连片蔬菜把田畴沃野染成新绿,远处的平缓山坡上一个个果园起伏绵延……在文山市德厚镇,一幅产业兴、村庄美的乡村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走进依山傍水的乐西村,村前千亩蔬菜基地里一片忙碌。从这里采摘的新鲜时蔬,每天通过冷链一车车发往省外,最远出口到新加坡。“脱贫摘帽前,一家人年收入不到3000元,如今在基地里打工我一个月就有2500多元的收入,3亩地流转还有租金可以拿。”村民李秀英一脸喜悦地说。

    近年来,德厚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吸引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先后引进云南正果、中铭、姜农源等企业和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蜜桃、蔬菜、万寿菊、油桐等产业,不断推进特色产业项目在当地“生根发芽”,带动和辐射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在苗寨石榴红村,村后的成片桃林蔚为壮观。数十名村民正在桃林里穿梭,忙着管护桃树。2018年,德厚镇引进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盘活土地资源,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在石榴红村发展规模化桃树种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800多亩。该基地负责人左志介绍,凭借文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基地盛产果肉香甜、口感好的早熟蜜桃,产品畅销北上广。

    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也给村民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据介绍,桃子基地一天的用工量最少是50人,每年能为当地村民带来土地租金、劳务薪金收入近400万元。在外务工多年的村民陶保学,如今成了基地里的一名技术人员,收入稳定,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说:“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收入不比外出打工低!”

    “这几年我们村里路通了,景美了,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了。”从修路、建新房,到如今引进企业流转土地发展产业,石榴红村实现了从贫困山村到美丽乡村的蜕变,陶保学十分感慨:“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产业兴,乡村富。如今。产业发展带来的乡村巨变,正在德厚镇广袤的大地上悄然上演。

    (云报客户端记者:李丽)

    (编辑:徐珺 排版:颖颖 审核:李云淑)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