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佛手瓜在本地称为洋瓜,文山市古木镇群众把曾经的“墙边瓜”变成了如今的“增收瓜”,还成功打响了地方品牌。近日,记者来到古木镇洗古塘村委会扎门村佛手瓜种植地,放眼望去,成片的佛手瓜一片翠绿,藤蔓相互缠绕,爬满瓜架,翠绿的瓜叶下面挂满一个个水灵灵的佛手瓜,惹人喜爱。

扎门村瓜农刘兴康告诉记者,他从之前的3亩多扩种至17亩多,虽然今年头年挂果量低,且受到天气的影响产量减少了些,但是价格较去年同期每市斤高出2角钱,总体收益还是较为乐观。同村村民王朝本家的佛手瓜早上刚采摘过,他正趁着下午的时间将叶子梳理一下。他说,家里就他和老伴,栽种佛手瓜已经10多年,由于劳动力有限,只栽种了3亩多,但种植佛手瓜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两老目前已售卖1万多斤,收益1万多元。

近年来,扎门村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佛手瓜种植,佛手瓜产业发展从曾经的“墙边瓜”,蜕变成群众增收的“致富瓜”,目前洗古塘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扎门村种植佛手瓜面积已达到124亩。

种植佛手瓜成为扎门村致富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2012年,扎门村成立佛手瓜种植销售协会,通过“协会+合作社+农户”的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扎实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以此保障种得出、不愁销、能增收。刘兴康不仅是瓜农,还是扎门村佛手瓜种植销售协会会员之一,他介绍,目前协会收购的价格是根据每年的市场价格而波动,每市斤大概在1.2至2.2元。如今,古木镇的佛手瓜种植面积,由起初零散群众初房前屋后种植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500余亩,瓜农也由原来的18户增至现在的100余户,亩均产量可达5000至8000公斤。古木镇多年种植佛手瓜,目前已经在整个市场打响品牌,只要农户能种出来,每年销量都很好。

2022年,古木镇种植的500余亩佛手瓜已大量上市,主要分布于扎门村、硝厂等村,产量预计可达2500吨,助农增收850万余元。目前佛手瓜上市近4个月时间,通过该协会收购的佛手瓜已销售出将近800吨,收益已达200余万元。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采霞)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李云淑)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