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文山市秉烈乡1000亩油橄榄喜获丰收

    发布时间:2022-09-23 15:48:36  

    油橄榄果实冷榨出来的油,因营养价值极高,被人们誉为“液体黄金”。时下,文山市秉烈乡的1000亩油橄榄喜获丰收。

    油橄榄丰收,开榨

    近日,记者来到秉烈乡卡作行政村上幕村油橄榄种植基地看到,满山的油橄榄树枝繁叶茂,枝叶间挂满了绿中带紫的果实,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颗颗果实像极了一个个小精灵在随风舞动。

    运营基地的公司在卡作行政村龙树冲新村活动室建了临时加工厂,工人们将刚采摘回来的一筐筐新鲜油橄榄果实倒入榨油机,由机器进行清洗、搅拌、水油分离。“出油啦!出油啦!”约50分钟后,在工人们激动的欢呼声中,金黄色的橄榄油从机器中流出,整个厂房都弥漫着橄榄油的浓郁香气。

    榨油期间,当地很多村民到工厂参观,了解橄榄油的榨取过程,还自发到基地里了解油橄榄种植需要投入的成本及产出的回报率。

    生态修复的“好帮手”

    对于秉烈乡来说,油橄榄带来的经济价值远不及生态价值。秉烈乡具有典型的石漠化特征,山地岩石裸露率高,土壤少、贮水能力低,极易引起缺水干旱。而下大雨时,水土流失严重,生态修复困难,“种了几片地,收不到一袋粮”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油橄榄属耐旱性常绿经济乔木,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非常适合在秉烈乡种植。2020年底,秉烈乡党委、政府决定引进公司种植油橄榄,从而打造文山市北部生态保护屏障和生态治理示范区。

    不到两年,卡作行政村昔日的荒山、荒坡被种上了油橄榄树,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景。“这一年零六个月的时间,油橄榄树生长快速,直径有三四厘米。当地村民觉得造林速度快,生态效益肉眼可见。”云南某油橄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崇建笑着说。

    “以前我们的土地贫瘠,很难种出好庄稼,到处是荒山、荒坡,看得心里难受。现在种上了油橄榄树,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这里不再是贫瘠之地,而是种满宝贝的‘聚宝盆’。”上幕村村民高金明兴奋地说。

    十多种产品年底即将上市

    据介绍,基地里种植有豆果、可斯来卡等20个油橄榄品种。今年是第二年挂果,鲜果产量大约有10吨,出油量约为2吨,相比去年翻了三至四倍。

    据悉,由于油橄榄树还未到丰产期,基地榨出的油暂不出售,主要用于公司数据收集和产品开发。目前,公司已开发产品十余种,相比去年新增两个品种,除食用橄榄油外,主要涉及日用品、化妆品等系列,这些产品都将在今年年底上市。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政府+企业+种植户’的管理模式,在第5年油橄榄进入丰产期后,以土地入股参与油橄榄种植的农户,将按入股土地当年所产生经济效益的10%进行分红,并吸纳入股农户进入基地务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李崇建说。

    上莫村村民张付堂介绍,他是基地的长工,一年能有两万元左右的收入。除此之外,自家还入股了20亩土地种植油橄榄,很期待满五年后有分红,能增收致富。

    在本地形成产业链

    据悉,上海援建项目“文山市2022年第一批上海对口帮扶秉烈彝族乡卡作村油橄榄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已经启动,项目主要涉及仓储、分拣厂房、农产品展厅、恒温育苗大棚等建设。生产厂房已于今年7月初开工建设,占地面积为10.6亩,目前“三通一平”已完成,主体以及基础设施、装饰装修、设备安装等正在进行中,将于12月底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厂房建成后,油橄榄的深加工、装罐、包装、衍生产品研发、生产和育苗等工作均能在本地完成。

    “预计在2022年至2023年,我们将完成油橄榄增种1万亩,整个‘十四五’期间总目标是完成5万亩。”李崇建说。

    通过政府引领发展,目前,秉烈乡油橄榄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和农、科、教相结合的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化经营,群众对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信心十足。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春葵)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李云淑)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