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年湿润的西南领域
生长着一种家喻户晓的“下饭神器”
折耳根
味道清奇 百人百味
凭借着可做凉菜
可做炒菜
可做佐料的特点
折耳根成功变身“西南F4”饭圈顶流
这不
“多才多艺”的折耳根
还成为了
文山市秉烈乡群众的“致富佐料”
在秉烈乡老安寨村委会,成片的折耳根嫩叶探出头来,像竖立起的猫耳朵,叶片正面是醇和的绿色,茎部呈紫红色,与红土地浑然一体。下树棋村小组村民高正武正拿着专用机器,一抖、一铲,将新鲜的折耳根抽出泥土,空气中的清香味更加浓烈。
高正武告诉记者,自己栽种折耳根已经3年了,这片新长出的地是去年12月种下的,目前长势很好,马上就可以采收,因为最近市场价格不错,他便抓紧时间在新种下的折耳根成熟前,将老一批成熟的先收了。今年栽了13亩,收益不错,亩产能有4-5千公斤,按照行情来说,今年预计有16万元左右的收入。他还表示,折耳根的好处就是,如果价格不好可以不挖,折耳根也不会烂在地里,而是会一直窜根,对种植户的收入影响相对较小。
“嗒、嗒……”在种植户高正金家里,一家人正忙着将刚从地里挖回来的折耳根清洗、初捡、装袋。6月是收折耳根的旺季,文山和砚山两处都有收购商来收购,目前的价格是4元左右一公斤,相较去年6元左右的价格来说略有下降,但由于折耳根的收购时间很长,高正金对今年的收入很是看好。
高正金几年前也曾外出务工过,虽然也能赚到钱,但总记挂着家里,便回家种起了折耳根。他说,自己可以算是村里第一批种折耳根的人,这种作物好管理,产量又高,尝到甜头后就立马和村里的人宣传了起来,不少村民也纷纷加入到种植行列中,全乡共种有100余亩。
相对于普通蔬菜,折耳根的味道独特,具备药食两用的功效,经济效益更高,群众的种植意愿也更加强烈。在得知老安寨的村民们有想要发展折耳根产业的想法后,秉烈乡人大代表积极向上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鼓励群众大力发展种植,并组织种植户们互相学习种植经验,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设施配套齐全、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今年,全乡共种植折耳根100余亩,预计亩产量约5000公斤,按照目前4元每公斤的价格来算,预计产值约200万元。
下一步,秉烈乡人大还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种植户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不断壮大秉烈乡“草根”产业,让群众钱袋子更鼓、生活更好。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娟 排版:向传帅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