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文山市追栗街镇“研、联、绿”推广旱地优质稻种植,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5-07-25 11:20:14  

    追栗街镇“研、联、绿”推广旱地优质稻种植,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追栗街镇半寨村旱地优质稻技术推广典型案例

    为加快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确保追栗街镇粮食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推动全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追栗街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实、联、绿”为工作导向,依托现代农业旱地优质稻种植技术,不断扩大旱地优质稻种植规模,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不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研深技术

    以“精准适配”之功夯实基础

      追栗街镇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为破解传统水稻种植对灌溉水源的依赖,提高土地产出效益,202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规划和镇党委、政府的精心指导下,塘子边村委会半寨村选定74.5亩坡耕地作为核心示范区,率先引进并规模化推广旱地优质稻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以“稳产、优质、节水、增效”为目标,通过选用高产优质耐旱品种,集成应用覆膜集雨、精量播种、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创新采用良种选取—精细备耕—科学整地施肥—创新集雨保墒—适时高效移栽—绿色精准防控—科学田间管理的“全流程管控”模式,旨在打造文山地区旱作水稻的标杆,示范带动周边区域旱粮产业发展。预计平均亩产400公斤,为干旱缺水地区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探索新路。


    联动协作

    以“科技下沉”之力护航生产

    “三级联动”强指导。建立“镇农技员包村、村技术员包片、示范户带户”的三级联动机制。镇农技人员常驻田间,为农户宣传种植技术及上级政策措施,与农户“同劳动、同观察、同解决”,手把手传授关键技术要点,确保规范操作不走样;

    “田间课堂”解难题。在关键农时节点,组织现场观摩会和技术培训,邀请专家深入示范田,围绕育秧、覆膜、移栽、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等环节进行现场教学,及时解答农户疑问。

    “示范带动”促推广。遴选村内种植能手作为科技示范户,先行先试,树立样板,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和实地成效,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参与旱稻种植的积极性。

    绿色引领

    以“生态优先”之策提质增效

    将节水、节肥、减药理念贯穿始终。覆膜技术大幅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精准施肥(底肥+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同时,项目产生的秸秆,探索进行机械化粉碎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通过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让农民“眼见为实”。通过高标准核心示范区的建设,让农户直观看到旱稻的长势、产量、效益,并通过身边的示范户进行经验交流,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有迹可循。

    接下来,追栗街镇将以塘子边村委会半寨村旱地优质稻示范成功为起点,深入总结提炼经验,通过扩大示范规模,完善技术体系;深化科技支撑,强化服务保障;强化辐射带动,促进区域协作等,持续深化技术集成与推广,着力打造区域旱粮产业新名片。

    (通讯员:李涛)

    (编辑:刘虹 美编:冯蕾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