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文山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持续增长

    发布时间:2017-02-14 12:23:09   来源:文山新闻网文山市  


        文山市新闻网讯  2016年,文山市精准务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带动城镇常住居民持续增长。据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文山市城镇常住居民收入达到28450元,同比增长9.1%。

    一、文山市城镇常住居民收入增长特点

    2016年文山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450元,同比增加2372元,增长9.1%,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具体呈现如下特点:

    (一)纵向上看,文山市城镇常住居民收入增长走势呈现回升趋稳态势。2011年开始文山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增长速度从2013年15.2%的高点逐步回落,2015年回落到近年来的低点9%,2016年回升到9.1%,文山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呈现趋稳态势。

    (二)横向上看,在全州绝对额排名保持稳定,增速排名有所提升。总量和增速居全州榜首。2016年,文山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额在全州8县(市)中排在第1位,保持领先地位;收入同比增幅在全州8县(市)中排在第1位。

    (三)结构上看,转移净收入增长快速,工资性收入占重要地位。2016年文山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794元,同比增加3455元,增长30.5%,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为146%,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3.2个百分点,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人均经营净收入为4625元,同比下降48.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7%,人均财产净收入为1923元,同比增加208元,增长12.1%,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为8.8%,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8个百分点;人均转移净收入为7109元,同比增加3021元,增长73.9%,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为127%,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1.6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是四大可支配收入分项中增长最快的项目。其中转移性收入8071元,转移性支出963元,分别同比增长171%和51.4%,作为转移性收入的最主要来源,离退休养老金达到7533元,同比增长75.3%。此外,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速连续三个季度迅速增长。工资性收入增速的迅速增长除基期因素外,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力支撑和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增长。

    二、收入增长因素分析

    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中央、省、州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9亿元,同比增长10.3%,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6.9亿元,同比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8亿元,同比增长11.5%,文山市地区经济发展态势持续较好,给居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

    (一)政策性增收因素的影响。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政策的有效落实。今年以来,按照中央、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文山市及时调整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改革性补贴的发放;二是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并向退休较早、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适当倾斜;三是自去年十月份起,补发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均增资13.5%,并从7月补发;全市陆续进行公务用车改革,公务用车补贴陆续发放。并补发10月,11月两月车补。

    (二)各项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以及省财政厅关于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工作的要求,城镇低保保障标准施行“一年一调”制度,补助水平逐年提高。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效凸显,为城镇常住居民增收带来新的活力。近年来,文山市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上持续发力,加快落实政策措施,强化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抓好小微企业集聚发展载体建设,积极发挥小微担保机构作用,做好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工作,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了较好条件。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从降低创业门槛、培育创业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鼓励电子商务领域创业就业、支持鼓励从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到科研人员的多个阶层人员创新创业、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多个方面积极促进创业。在各种扶持政策的有力支持和积极引导下,高校学生创业热情高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丰富城镇居民增收渠道。一是随着房地产价格的平稳,房屋租金保持上升态势。二是居民投资理财意愿增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金融产业的成熟,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渠道越来越多。

    三、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产业升级、项目布局、政策制定等方面,优先考虑对扩大就业的影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用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布局,推进传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结合文山市经济发展定位、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大力发展充分吸纳就业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扩大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鼓励发展各类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经济组织,特别是中小企业、微利企业、非正规劳动组织、劳务派遣组织,努力实现用人单位新增就业岗位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二)优化创业环境。将创业作为促进居民就业、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努力营造鼓励全民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浓厚氛围,围绕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改善创业环境等环节开展工作,引导城乡新成长劳动者和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三)加强职业培训,增强职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就业岗位需求,制定职业培训规划,完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大力开展社会公益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督促企业按照政策规定拨付和管理职工教育费用,合理安排和统筹配置好专业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经费,重点要覆盖企业内部的各类职工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编辑:罗敬文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