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 教师 一直被人们誉为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师恩泽厚、润物无声 在每一个春去秋来中 教师用自己无私的爱 辛勤浇灌着祖国的花朵 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文山市第四小学,了解4名平凡老师背后不平凡的故事。 生活的压力,磨灭不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1981年出生的孟发美老师,是三年级4班的一名语文老师。第一眼见到孟发美,温柔细腻的她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交谈中才发现,外表瘦弱的她内心却有着一股坚强的力量。 孟发美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本来平淡的家庭却因大女儿的疾病蒙上了一层阴影。大女儿6岁时因做了脑部肿瘤切除手术,导致四肢肢体不协调,现在14岁的她生活不能自理,大部分时间都需要有人照顾。小儿子年龄尚小,正在幼儿园就读,老公在昆明工作不能照顾家庭,工作、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孟发美的身上。每天早早她起来先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然后转到学校开始一天忙碌的课程。“忙着照顾别人家的孩子,有时看到自己生病的大女儿因没人照顾而在笨拙地吃着饭,内心就五味杂陈。”说到这里,孟发美的眼眶湿润了。但是,生活的压力磨灭不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工作中,她兢兢业业,教学认真踏实,善于总结与学习,反复摸索教学方法,在班级文化建设、课堂教研教学中都有着突出表现,对待学生时,她倾注着无私的爱与极大的耐心,深受学生喜欢。在她的带领下,她的班级在二年级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语文成绩全校第一,全市第四的好成绩,她个人也先后在2017、2019、2020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2020年还获得了文山市市级优秀教师的称号。 荣誉加身,但她说的最多的却是感谢的话语:“一张张奖状背后是各位学生的配合和老师的帮助,既然选择了教育这一行,我就会认真做到最好,舍小家为大家,我的学生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会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孟发美眼中流露着对学生无限的温柔。 不断学习,她成长为骨干教师 毕业于西南林业大学的普晓贝是四小一名年轻的语文老师。别看她还年轻,爱学习肯上进的她短短6年就从一个懵懂的初任老师渐渐成长为了学校的骨干教师。 2015年初次进入工作岗位的普晓贝被分配到了文山市马塘镇热水小学进行支教,支教让普晓贝渐渐熟悉了教师的工作方式。一年后回到四小开始带一年级的学生,城镇学校与乡镇学校不同,突如其来的教学压力与学生数量的增多,再加上一年级的学生小,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都在等着老师教授,让普晓贝毫无头绪。庆幸的是,得益于同事的帮助,她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工作开始得心应手起来。备课磨课、请教学习、外出进修,年轻的她带着满腔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中。果然,付出就有收获,她所带的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个人连续四年年终考核优秀,任职第三年就被推选为语文年级教研组组长,还被学校高度重视,推荐加入了云南省名师领航工程谢静名师工作室中。 更宽广的舞台意味着更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只有甘于吃苦,甘于平凡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普晓贝坚定地说,“目前我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将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通过向优秀的老师取经学习,让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尊重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先从课题入手,然后进行发散,让学生从多方面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再进行启迪,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今年39岁的赵兴艳是一个有着20年工作经验的老教师,多年的工作积累,赵兴艳在教学过程中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她清楚地知道对待学生、对待课程都需要运用不同方式。 与学生相处时,她知道首先要尊重学生,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在学生进步时要及时鼓励与表扬,学生犯错时也不能严厉批评,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适时引导,让其改正错误。对待课堂教学,赵兴艳坚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就要拥有一桶水”的思想,在每个课堂之前,她都会充分准备,备课本、备学生,自己首先把所要教授的知识学习熟透,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后再去上课,然后竭尽所能将自己的知识教授给学生。 辛勤的浇灌总会开出鲜艳的花朵,学生们也学得很努力,回报老师的是2020学年文山市语文统考名列第一的好成绩。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赵兴艳用自己毕生所学,一撇一捺,为孩子筑起了知识的长城。 受伤坚持上课,她用热情坚守着 手绑绷带,脚缠纱布,步履蹒跚地向记者走来的是50岁的老教师杨艳。带着满脸的疑惑,记者了解到,就在9月7日,放学后的杨艳在骑摩托车回家途中,为避让一辆小汽车,她摔倒在地上,当时已多处摔伤、鲜血直流,送至医院后,医生检查发现她的左肩肩胛骨已经裂开,为保证安全,建议其住院治疗。但她心中却放不下所教学生,伤筋动骨一百天,她担心过长的住院期间自己的学生没人管理,换一个老师来教又担心学生适应不了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成绩会受影响。 考虑到各种因素,杨艳带着受伤的身体坚持站在了三尺讲台之上。左手绑着纱布,她就用右手抄写粉笔字,腿脚不方便行动,她就一步步慢慢挪动。老师的坚持让学生感动至极,更有学生表示看到老师受伤还带病坚持上课非常心疼,愿意为老师分担痛苦。一言一语中,体现出的是杨艳与学生浓浓的师生情,正是她用热情坚守着教育这方热土,才换来了学生对杨艳深深的敬意。 人生是一场不断成长、进步的旅程 老师 正是学生实现远大梦想的引导者 他们用爱心、用真情、用希望 浇灌着每一朵汲取营养的小花 然后静待着他们长成参天大树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 让我们 向每一位平凡岗位上 不平凡的老师致敬 (实习记者 李娟 记者 王丽娟) (编辑:李云淑 排版:龙俊贤 审核: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