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当兵五年退伍后
他成为西藏一县城的公务员
在前途一片大好时
他却毅然决然辞职回乡发展
充分发挥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为家乡群众谋福利
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他就是文山市薄竹镇落水洞村委会大坪地村的马忠卫
舍不下的乡愁 回乡助力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薄竹镇落水洞村委会办公室看到,马忠卫正忙着整理材料,目前他在落水洞村任党总支副书记,分管党建工作。1992年出生的马忠卫于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西藏拉萨市服役,这期间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014年退伍后他考上了西藏的公务员,从乡镇一步一步走到错那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19年即将调动升职时,他选择辞职回乡发展,谈及原因时马忠卫这样说:
“父母年纪比较大,总要有人照顾,我在外面不论做多少事情也改变不了家乡,我出去的时间比较长,家乡情怀比较重,就想回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家乡有点改变,这是让我从那边回来的一个想法之一。”
自2019年4月回乡后,马忠卫便开始在薄竹镇落水洞村委会大坪地村一边自主创业,一边发展家里的粽叶产业。但创业之路并不平坦,2年时间他因创业亏了20多万元。就在马忠卫创业失败后,2021年3月起他肩负使命,踏上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道路。
看到商机 却止步道路不通
上任后,马忠卫正式开启了为家乡群众谋福利谋发展的计划。2019年刚回乡的他,就想着要做好家里的粽叶产业,而就在这一年他靠家里的6分田卖出4万多张成品粽叶,赚了1.6万元后,马忠卫看到了这个冷门产业的商机,为了做强做大带动群众一起增收致富,他便开始收集此前的种植经验,并鼓励群众一起种植粽叶。没想到遭到了拒绝,主要是因为群众看不到经济效益不想盲目栽种,其次是通向地里的道路不通,一直以来都靠人背马驮,更别说发展产业了。
面对来自主观、客观的阻碍,马忠卫说:“我在部队里受到的教育培养了我的集体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回来以后看到家乡这么落后,我发自内心感到难受,所以当我看到这些路没通,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模式还是靠人背牛拉,觉得自己应该为群众做点事情。”
自掏腰包修通致富路
马忠卫很早就了解到村里的机耕路因缺乏资金,迟迟未见动工建设,上任后,他深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作为党支部副书记的他更应该挑起大任,所以在村小组会议上他表态修路需要的2万元钱全权由他负责出资。于是在2021年底,村里机耕路只花了约13天便修通了。
路通了,群众看到了希望,也感受到了修通之后带来的便利,思想随之发生转变。现如今另外一头的机耕路需要连通,这一次没有谁来牵头组织,群众便自发自愿凑钱修通,积极性高涨。他们通过采取按户的方式平摊费用,大坪地37户每户凑300元,而此次马忠卫也拿出了1000元,修建中不够的就由村集体经济此前租地收的租金来支付。
率先垂范 引领群众发展
把路修通,是马忠卫为群众致富搭建的一个桥梁,更是他为群众谋福利谋发展计划中的一小步。时下,马忠卫为了让群众看到冷门产业粽叶种植的效益,他率先垂范,在自家种植的20亩粽叶基础上扩种至40多亩。并引进投资人一起栽种50亩,以弥补资金和技术短缺,希望通过事实说服群众。
马忠卫对未来的规划很有信心,他表示,“乡村要振兴就是产业要振兴,产业振兴的基础是修路,路通之后我想办法引人来投资,加上我们现在发展的粽叶产业,如果做好了,下一步就可以带动村里更多人一起种植,增收致富。”
(文山市融媒体记者:王采霞)
(编辑:徐珺 排版:李法楠 审核:李云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