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文山市科协“123”新模式 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2-03-25 10:35:19  

    文网讯 今年以来,文山市科学技术协会通过“123”科普志愿服务新模式,即“一支志愿者队伍、两个服务平台、三个合力”,为加快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注入新鲜力量,着力打通科普服务公众的“最后一公里”。

    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市科学技术协会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1000余人的“科普志愿服务人才库”,分门别类组建“五单制”科普志愿服务分队,创建“七乡科普”志愿服务品牌,树立“人人都是科普员”的理念,广泛动员社会公益志愿者参与,引导鼓励广大科普志愿者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科普创作和科普教育传播。在深化已有常规志愿服务项目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找准定位、明确分工,进一步完善科普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建立科普志愿服务队组织机构,将自身特色和群众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更大程度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诉求,使科普志愿服务精准化、高效化。

    优化线上、线下两个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开展志愿“点单式”服务,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七乡微科普”上发布“科普心愿”进行“点单”,形成“应急式服务、订单式服务、平台式服务”,做到“措施准确、服务精细”。坚持聚焦基层问题、着眼基层需求,采取“科普听你说”的方式,组织科普志愿者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走访调研,收集群众多方诉求,及时组建对口“志愿者服务队”提供上门服务或线上问答,真正做到“百姓遇难题、科协找答案”。

    形成“三个合力”。优化阵地行合力。在完善志愿服务阵地、搭建信息化平台、优化服务流程等方面,大力借助“互联网+”优化科普信息化服务阵地,创新科普宣传的内容和方式,持续推送内容丰富的科学知识,扩宽服务渠道,将科普之春延伸到“线上”。借势引力行合力。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助力产业、力求实效的原则,结合“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横向、纵向的统筹与协调能力,推动科普志愿服务与社会资源的深入融合,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志愿者服务活动。汇聚人才行合力。面向社会广发“召集令”,把优秀的“本土专家”吸纳进来,成立一批责任心强、接地气的“七乡科普”志愿服务队伍,提供更多解民忧、聚民心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基层培养一批适宜开展科普工作的“科普二传手”。同时,结合“5·30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开展文山市第一届“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氛围。

    (谷孟琳)

    (编辑:徐珺 排版:李法楠 审核:李云淑)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