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妈在绣鞋垫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是最惨的,时常抱怨老天爷不公平。如今,在大家的帮助下生活开始好转,我要更加努力,争取也能帮助到别人。”李大妈一边熟练地绣着鞋垫,一边跟记者分享她的故事。
不幸的人生
李大妈名叫李梅,今年56岁,丘北县温浏乡人。11岁时,她意外被拖拉机碾伤双腿,只能靠假肢行走。后来,李大妈和第一任丈夫认识并组建家庭,生下4个儿子,小的两个儿子年幼时被拐卖到福建,从此杳无音讯。2000年,丈夫生病去世,次年,大儿子因事外出,多年不归,剩下李大妈和13岁的二儿子相依为命。2002年,李大妈经人介绍,认识了现任丈夫老刘,母子二人便一直跟随他在文山市居住。2016年,因做生意亏损欠下外债,儿子儿媳离婚后到外省打工,失去联系,丢下3个孩子(最小的才刚满3岁)给李大妈抚养。
2014年,在朋友的帮助下,李大妈文山市里布嘎社区泰民家园申请了一套公租房,一家5口住进这套1室1厅1厨1卫、32平方米的房子。狭小的卧室仅能安下一张高低床,小孙子、李大妈和老伴住这间,另外两个孙子睡在两平方米不到的阳台上。条件虽然艰苦,但对李大妈来说,总算是有了个相对固定的家,不用再搬来搬去。“挤是挤了点,但好歹算个家,平时我就帮人家做点绣活,捡些废品来卖,老伴出去帮人家守工地,加上社区帮申请的低保金,勉强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李大妈说,虽然偶尔也会抱怨,想到艰难的生活时也会落泪,但无论如何她都不能放弃,因为还有3个孙子要抚养长大。
社区来了“第八天”
生活的改变开始于2017年。那年5月,里布嘎社区引入文山州第八天青少年事务社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第八天”),在泰民家园成立“儿童之家”,并组织社工常态化开展“4点半课堂”,到社区各小学开展动员,邀请没有家长辅导的孩子到“儿童之家”写作业,李大妈的大孙子毫不犹豫就报名了。
听话乖巧的孙子接连几天晚归,让李大妈怀疑孩子放学去玩了。为搞清情况,放学时间,她一路询问找到“儿童之家”,去到后发现小区里好多孩子都在那里,有大学生志愿者辅导他们做作业,“里面的老师告诉我是免费的,对我们来说真是件好事。”李大妈说,她和老伴都没文化,在孙子的学习上完全帮不上忙,现在有老师免费辅导真的是太好了。
“第八天”副主任李贵杰告诉记者,为更清楚地掌握社区儿童的家庭情况,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中心安排社工逐一上门走访。“了解到李大妈家的情况后,我们心里都很难过,总想着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做点事情。”李贵杰说,除了辅导作业,平时学校需要填表格或是交资料之类的,李大妈的孙子都会去“儿童之家”寻求帮忙,“第八天”组织的各种活动他们都积极报名参加。慢慢地,李大妈一家和社工的关系越来越熟,社工将3个孩子纳入定期走访对象,随时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心理状况,教他们一些自我保护常识。
李大妈家变样了
2020年,在州、文山市民政局的支持帮助下,“第八天”申请到省级社工站试点项目,以社工站为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成立慈善联盟。“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帮扶对象就是李大妈。”李贵杰告诉记者,为改善李大妈家的居住环境,当年12月,在征得李大妈同意后,“第八天”联系州空间设计协会制定实施改造计划,并为李大妈一家安排了临时住处。设计师上门实地查看后,与李大妈一起商量,从居住、学习、生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为她家设计了一套实用的改造方案,从此,李大妈的两个孙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房间,再也不用睡阳台了。
“他们不仅免费为我家改造房子,还帮我家置办了很多新家具,你看,电视机、茶几、冰箱……这些都是新的,真的是太感谢了。”李大妈一边带记者参观,一边介绍家里的变化,说着说着,她的声音有些哽咽,“想不到一群外人都能对我这么好,除了感谢真的不知道还能说什么了。”那天,这句话李大妈重复了好几遍。
哪怕只有微弱的光也要温暖别人
爱会使人温暖,而被温暖的人也想要发光发热,哪怕只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温暖到别人。
接收到那么多的关爱和帮助后,李大妈不再抱怨,她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应该站出来,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份力。得知“第八天”要在小区里招募志愿者,李大妈踊跃报名,穿上红马甲,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独居老人采买生活用品、打扫卫生、动员社区住户配合疫情防控、与社工一起开展入户走访……李大妈说,做志愿者让她感到快乐和充实,被需要并且能帮助到别人的感觉真好。
乐观善良的人自带幸运光芒。2021年,文山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李大妈家的情况后,决定为她提供5000元的创业补贴。得知这个消息后,李大妈激动得一晚上睡不着觉,第二天冷静下来后她开始犯难了,没文化、年纪大、腿部残疾,实在是不知道该用这笔钱干什么?和老伴商量了几天都没个结果,于是李大妈跑到“第八天”,找李贵杰为她出谋划策。考虑到她要照顾几个孙子,不能离开家,李贵杰建议她发挥自己的特长,继续干老本行,做绣品卖。
李大妈(前排左一)带领社区里的妇女一起做绣活
“这笔钱虽然是给我的,但是我也想帮到更多的人。”李大妈采纳了李贵杰的建议,用这笔钱购买了布料和针线,邀请社区几个手艺不错的妇女一起绣鞋垫、背带等,并按市场价支付她们工钱。
现在,李大妈每天除了带着大家做针线活,还会抽出时间参加“第八天”组织的志愿者活动,“虽然我能做的很少,但只要有人需要,我都会尽心尽力去做。”
李大妈绣的鞋垫和背带技艺成熟,花饰精美,价格公道,如有需要的,可自行联系李大妈购买,联系电话:18287608381。
(记者:龚莉)
(视频:文山州民政局提供)
(编辑:陈慧 排版:尹颖 审核:梁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