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近日,文山市德厚镇引进公司在水稻种植前试种的75亩板蓝根喜获丰收,
经测产,产量预计达到2801公斤每亩,产值可达9555元每亩。
近年来,文山市抢抓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在全市各乡镇推动建设土地整改项目,整改后的土地得到质的提升,但土地却因只种一季水稻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德厚镇引进公司在水稻种植前试种75亩板蓝根,结果喜人。
记者在位于德厚镇湖海村的板蓝根地里看到,测产人员正拉着卷尺,按照标准,在75亩的试种地里分区域选取了3小块田地开挖板蓝根进行测产。
试种板蓝根的恒鑫文山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春告诉记者,虽然板蓝根最佳采挖季节为7至8月,但是为了不影响水稻的种植,提前一个月进行采挖。虽然“早产”,但当天测产的结果为亩产鲜品板蓝根2801公斤,按照4.4斤鲜品烘干后可得1斤干品计算,试验种植的每亩板蓝根就可获得637公斤的干品,以目前单价15元/公斤测算,产值可达9555元/亩。刘春表示,根据公司多年种植中药材的经验来看,正常的鲜品板蓝根亩产在2000公斤左右,试种的效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
刘春介绍,由于小春作物品种限制,原计划选择试种的中药材有板蓝根和白芷,但因为时间仓促只种了板蓝根。在看到板蓝根长势良好时,公司决定今年扩种至2000亩,打造为示范样板地,其中板蓝根500亩、白芷1500亩。
目前,该公司有稳定的销售渠道,销往中国最大的中草药集散地安徽亳州,而中药材通常进行的是大宗易货交易,所以栽种的量越大越有利于销售。此次试验种植就是为了在种植成功的情况下,打造样板地带动更多群众加入种植,扩大亩级和产量,为销售打下稳定的种植基础。除了带动群众一起种,该公司的样板地也可提供就业岗位,为当地群众带来租地增收和务工收入。
湖海村委会石榴红村作为整治点之一,于2014年实施了老坞海片区土地整治项目,2018年通过验收,涉及土地整治4万亩,目前交付完成2万余亩。随着土地整治的实施,让所有的群众眼前一亮,平整连片的土地好似平原地区的良田一眼望不到头,土地集中了、田间道路平坦了、浇水方便省钱了、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了、土地产值也增加了。然而,土地整治后只种植一季水稻,造成了土地闲置,此次试种成功对于德厚镇长远发展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据了解,文山市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地点涉及秉烈乡、马塘镇、德厚镇、平坝镇、小街镇等5个乡镇,涉及农户3729户16232人,建设规模面积32000亩,项目计划总投资 4249.94万元。测产当天,还邀请了各有关部门、各乡镇相关负责人前来观摩,如果该模式可复制的话,在文山市涉及土地整治的乡镇均可借鉴。
“按照板蓝根种植当前测产的结果来看,在平坝、薄竹、红甸等乡镇来推广这个项目是可行的,能提高农户冬季土地收益,值得推广。” 文山市经济作物工作站站长陈金跃说。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慧 排版:李法楠 审核:侯佑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