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拼经济 文山在行动丨文山市15个水果村亮相,你去过几个?

    发布时间:2023-06-29 16:22:39  

    近年来,文山市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2021年以来,已投入“一村一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目前已申报建成国家级“一村一品”村1个(坝心乡他披村),市级“一村一品”村40个。一个个特色产业成为推动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文山市地处云南省东南部低纬度高原

    北回归线横穿而过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在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中

    孕育出了他披梨、香脆李、荸荠等

    独有的特色水果

    通过市农业农村局评审

    共13个村和2个社区被认定为

    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

    涉及水果、水果采摘两大品类

    13个水果村

    他披梨


    640.png

    坝心乡他披村

    种植规模及产值:他披村共440户1836人。截至2021年底,他披村委会他批梨种植规模3600余亩涉及273户1112人,亩产4500余斤,年产梨4500余吨,每亩纯收益为6000余元。

    品牌培育情况:现已经完成他披梨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定,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定正在积极地筹备当中。

    甜柿


    640 (1).png

    平坝镇平坝村

    种植规模及产值:平坝村共1285户5476人,主要种植经济作物日本甜柿、香脆李、百香果等;2022年全村柿子种植面积为2500亩涉及农户565户,挂果面积1500亩,产量3000余吨,创造农业总产值3145万,开发以柿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值2545万元,人均每年可增收18535.88元。

    品牌培育情况:目前,平坝村柿子种植商标注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认定正在积极的筹备当中。

    平坝镇腊窝村

    种植规模及产值:腊窝村共有219户1081人,到2022年甜柿种植面积发展到1500余亩,实现产值523余万元,占腊窝村经济总收入的31.85%,带动农户增收60余万元。腊窝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6元(其中甜柿生产销售占4318元)。

    卧龙街道文昌社区

    种植规模及产值:文昌社区现有3014户9444余人,主要种植甜柿、桃子、李子等,其中甜柿共种植有3000亩涉及556户2343人受益,主要种植于金竹棚、田心寨、灰土寨一二组、茶安、气生果等地,亩产可达4000至5000公斤,共计1300余万斤,总收入达2400多万元。

    香脆李


    640 (6).jpg

    古木镇古木村

    种植规模及产值:古木村共1598户6299人,主要种植以香脆李为主,全村共1598户;到2022年共发展到3630亩涉及农户1360户,挂果期面积达3100亩,共销售1000万公斤,实现种植户利润创收2000万余元,按每公斤收购价2元计算,平均每亩可达5000余元收入。

    陡脆李


    640 (2).png

    坝心乡陡舍坡村

    种植规模及产值:陡舍坡村共217户736人,主产陡脆李,全村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200户,人均达到了1.6亩,已种植1200亩,挂果面积约800亩,总产量260吨,实现销售收入520万元,亩均纯收入4333元以上,202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000元。

    品牌培育情况:目前已成立陡脆李合作社,2018年6月,已申请到注册专属商标,成为州内名优水果新品。

    百香果


    640 (7).jpg

    马塘镇卡莫村

    种植规模及产值:卡莫村委会共598户2698人,农户收入主要以发展种养殖、外出务工等为主,其中经济作物以烤烟、蔬菜、百香果、辣椒为主。截至2022年,全村发展百香果2000余亩,2022年产量达4000余吨,产值达2900余万元,每亩收入达2万元以上。

    品牌培育情况:目前,合作社正在申报注册百香果产品商标,将提升卡莫百香果的品牌效益,促进百香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秉烈彝族乡务路村

    种植规模及产值:务路村共546户2255人,主要种植百香果、辣椒、花生、烤烟等,其中百香果共3000亩。2020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07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63元(其中百香果生产销售占3192元)。

    仙人掌


    640 (8).jpg

    新平街道红旗社区

    种植规模及产值:庄子田共106户476人,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植仙人掌、外出务工等为主,目前,仙人掌种植面积已从700亩发展种植至3000亩;2022年销售仙人掌果鲜果260吨,销售额达520余万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20余万元。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收益以提取20%的利润用于合作社以及村集体的日常运作和仙人掌产业的持续深入发展,利润的80%用于承包人口的分红,利润的30%用于现有人口的分红的方式,让所有群众都有收益,实现了土地变股权、村民变股民。

    品牌培育情况:2021年8月成立文山市新平街道红旗社区庄子田集体经济合作社;2022年8月成立了文山菁啊妞农业有限公司;2022年12月成立了“庄子田一号院”农家乐。2022年11月对商标进行注册,并开展办理“三品一标”。

    半边红李子


    640 (9).jpg

    德厚镇水结村

    种植规模及产值:水结村共780户3024人,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现已成立文山市水结种植农民合作社,与周边400户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以种植“半边红”李子为主导产业,种植有3000亩,年产量达4000吨,产值达750万余元,带动农户增收100余万元。

    柑橘


    640 (10).jpg

    新街乡牛么底村

    种植规模及产值:牛么底村共346户1460人,主要以种植生姜、芭蕉、柑橘等为主导产业,其中柑橘重点以沃柑、血橙2个品种为主,全乡柑橘产业发展达到了近5000亩。2022年,全村生产总值约2000万元,主导产业收入600万元,实现了带动农户每年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涉及全村160户。

    品牌培育情况:按照“合作社+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的模式,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搭建农户发展桥梁。2022年,取得绿色食品标志。

    小街镇腰店村

    种植规模及产值:腰店村共有617户2723人,主要种植柑橘等水果,共有3000余亩。2020年,全村可支配收入11890元,从事柑橘种植309户1345人,每年水果种植增加农民收入200万元。

    荸荠


    640 (11).jpg

    红甸回族乡小六寨村

    种植规模及产值:小六寨村共528户2402人,2022年红甸乡种植荸荠3000亩,年产值达2700万;每亩荸荠产量3000公斤,按每公斤收购价3元计算,平亩每亩荸荠可达9000元收入,每户平均增收50420余元。

    品牌培育情况:目前,小六寨村正在积极申请“小六寨荸荠”文字商标,正在迈出从产品向商品,商品向品牌的第一步,不断发展壮大。

    2个水果采摘社区

    卧龙街道凤凰社区


    640 (12).jpg

    种植规模及产值:凤凰社区共有居民1321户3948人,截至2022年底,规范土地流转积极发展草莓、桑葚等水果433余亩,凤凰社区发展草莓、桑葚,可实现产业收入900万元,累计带动70户群众发展水果种植,群众每年通过务工可增收12万余元,有效解决社区部分无法外出务工人员就业问题。

    新平街道迷洒社区黑卡一队


    640 (13).jpg

    种植规模及产值:黑卡一队共有农户53户223人,主要种植有草莓、蔬菜、桑葚等水果,全村水果面积600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68元。主要以企业、种植大户统一种植、收购、销售的方式,通过“企业+电商+消费者”的销售模式,开发以水果为主导的乡村旅游村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是关键

    而“一村一品”将成为

    有力的强文“助推器”

    壮大文山“甜蜜经济”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冯欢彦 排版:尹颖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