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哨兵”智能预警装置。
文网讯 近期,为切实保障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生命安全,文山市全面升级防溺水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人防+技防”双轨模式,在重点水域部署智能预警系统,以科技手段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电子哨兵”精准拦截危险行为。在新平街道迷洒社区迷洒大桥的河边,一台装置不时发出语音警告,这是文山市教体局联合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溺水事件多发地段搭建的防溺水报警系统,目前已安装20套。这一防溺水报警系统采用先进的AI智能检测和声音警告技术,可通过软件平台进行喊话驱离等方式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有效提升危险水域的管控力度。该设备带有人脸识别功能,若发现有学生接近危险水域,系统就会发出语音报警;同时,系统经过人脸识别认证之后将学生信息推送给家长、学校和公安部门,让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干预,有效防止河道、水库等深水危险区域溺水事件的发生。
智慧巡查织密水源地“安全网”。在达暮底河水库,一道蜿蜒的银色围栏是水库一级保护区的第一道防线。据介绍,暮底河水库库岸22公里线全部进行围栏,并设置30块警示标牌。在水库监控中心内,大屏幕上跳动着监控画面的实时数据。整个库区目前有13套监控系统,工作人员通过监控进行巡查,一旦发现异常行为或人员闯入,他们便会立即进行喊话劝离,如若不听劝阻,工作人员会立即通知附近的巡逻队伍前往现场处理。通过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巡查体系,实现24小时动态管控。
构建防溺水立体“防护墙”。通过科技手段与全民参与的紧密结合,正构筑起一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防护墙。从AI预警系统的精准拦截,到水库智慧巡查的动态管控,再到水利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技术赋能的“安全网”已覆盖全市重点水域。
近年来,文山市社会各界也在积极行动,共同参与防溺水工作。志愿者在社区、学校等地开展防溺水知识宣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家长们也更加重视对孩子的监管和教育,时刻提醒孩子远离危险水域。学校则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通过各部门的联动,今年全市防溺水工作成效明显,溺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大幅下降,涉校涉生溺水事故为零,市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
(金梦秋 李冰晨 文/图)
(编辑:唐雪娇 美编:冯明兰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