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 73岁的文山老人金代田因胰腺癌离世 当晚 昆明医科大学接运车辆 载着老人遗体驶向昆明 这位凭自学成医的医者 以“大体老师”的身份 完成生命最后的奉献 9月15日,金代田的儿女正整理父亲留下的医学藏书。泛黄的《中医基础理论》《解剖学图谱》《临床诊疗指南》……进门处几大摞快有人高的医学书籍在不宽敞的房子里格外显眼。 “我父亲一辈子都在学习,从平坝镇到文山,再到广东,走到哪就学到哪,只要他有空都是在看书,这些书还是因为多次搬家只留下的一部分。”金代田儿子说,这些整理出来的书籍,他们也应老人生前的愿望,将捐给图书馆。 金代田的儿子轻轻摩挲着父亲年轻时学医的泛黄证书,他向记者介绍到,“打记事起,我父亲就背着药箱穿梭在村头巷尾,他的这个药箱比我年纪都大。”1990年的那张医卫生函授大专文凭,1992年的中国乡村医生培训中心的毕业证书,无不显示这位老人在那个年代的优秀。“我父亲在平坝周围,很多上了年纪的都认识他,还算是小有名气,大家生病都来找他。”这些年来,他虽然不在一线了,但是他仍没有放松学习,他参加了老年大学的保健班,继续精进自己的学识,值得我们学习。
“父亲十多年前就和我们说过,等他走了,就把这身老骨头捐给医学院,他还到红十字会进行了登记。”回忆起父亲金代田的遗愿,金代田的女儿泪水总在眼眶里打转。
那时的金老身体还很硬朗,儿女们只当是父亲随口一说。直到今年8月22日,当“胰腺癌晚期”的诊断书如晴天霹雳落下,看着老人因病痛越来越消瘦的身体,家属忧心忡忡。但他仍不忘叮嘱儿女“一定要联系红十字会”。看着父亲殷切的目光,知道他仍不忘那个在心里十多年前的心愿,他的孩子们表示,父亲没有选择传统葬礼,但以特别的方式让生命价值延续,他们将以父亲为榜样,努力回报社会。 我们开始认为还是要入土为安,但父亲的坚持也打动了我们,他一辈子学医,在去世后想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用于医学研究。思来想去,我们也说服家里人,完成他这个愿望。我们觉得我父亲的这个行为,很伟大,他真正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 金老用一生践行医者仁心,他的选择将激励更多人重新定义生命的价值。据文山市红十字会统计,金代田老人是自2023年《云南省遗体捐献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后成功完成遗体捐献的第1位捐献者。捐献的遗体将用于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遗体捐献的价值不仅在于对医学的贡献,更在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延续。 (来源:非常文山) (编辑:徐仕桓 美编:向传帅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