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新闻网讯 截至目前,文山市红甸乡共走访贫困户15轮次,帮助实施危房改造403户,进城购房17户;发布劳务服务信息10期,14被录取使用,开展劳动技能培训7期371人收益。
今年以来,红甸乡把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狠抓基层党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实行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实现救济“输血”向创业“造血”转变;“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政府为主扶贫向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转变,有力地促进脱贫攻坚进程。
一是强化先锋模范带动,压实党员责任。通过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探访民情、思想引导、信息反馈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党员进一步“动”起来,把群众进一步“带”起来。
二是强化对支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抓实村级党组织建设。从乡机关择优选派政治过硬、作风扎实的38名党员到村担任党建指导员,通过指导村党支部书记严格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制度,进一步转变农村党员思想观念,增强党员带领群众主动脱贫责任意识和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着力抓好村级班子建设,优化组织结构,增强组织活力。注重从党员致富能手中选用村干部,紧扣“民生”主题,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通过提供劳动技能培训、职业介绍、产业发展指导、办理危房改造、实施易地搬迁等方式为困难群众改变现状。
四是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经络”。重点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吃水难、行路难等问题,确保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各贫困村实现精准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是着力解决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就业这个关键,解决群众脱贫致富的“肠梗阻”。通过产业布局的引导调整,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实现乡、村特色,从“公司+合作社+党员中心户+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民增收;积极开展劳务信息服务和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疏通就地打工渠道,力争贫困户户均有1人能外出务工,有1人就地季节性打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沈成剑)
编辑:罗敬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