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自2月26日文山市2022年实施农村“六件套”建设之搞卫生、改厕所专项行动在柳井乡启动以来,各乡镇强化组织领导,大力践行“文山之干”,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进一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促进农村环境大提升。
村民积极自行改造卫生户厕


日前,记者在文山市德厚镇亚拉冲村委会新寨村看到,村民周忠粮家两兄弟正在进行厕所改造,改造后的厕所分为男厕和女厕。目前化粪池和厕所主体已完工,正在对外墙进行装修。周忠粮对记者说,以前的旱厕臭气熏天,蚊虫和苍蝇到处乱飞,特别不卫生。改造后,如厕、洗澡将不再是难题,还能领取到1000元的资金补助。改造厕所利人利己,还有补助,农户改造厕所的积极性很高。
“厕所革命”改变村民生活习惯


“厕所革命”不仅让农村厕所里的臭味消失了,同时也悄然地改变着许多人的生活,卫生厕所的不断普及,农村的环境越来越美丽,空气更加清新。谈起村里的变化,德厚镇以奈黑村村民侯大非常高兴:“变化最大的就是方便、干净,现在我们上厕所比以前更文明了,后期维护就是定期清理干净。”
应改尽改 整村推进

德厚镇在推进农村厕所改造过程中,按照“边排查边整改,立行立改、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以“消耗问题户厕存量、遏制问题户厕增量”为主要思路。压实各级责任,组织各级力量进行入户摸排,搞清、弄懂、摸透本村改厕底数,并明确“谁排查、谁上报、谁跟进、谁负责”,做到改厕全过程参与,将责任抓实抓小,确保应改尽改,整村推进。今年,德厚镇改厕总任务数是484座,开工227座,已完成149座。
德厚镇武装部长赵禹表示,德厚镇将继续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对建成厕所的管护力度,确保能够正常使用。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到农村“厕所革命”建设的热潮中,努力改善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卫生户厕改造已完成1450座

改厕不是一日之功,上门宣传、保证施工质量、后期运营维护,一个都不能少。只有真正打通农村厕所“最后一公里”,实现闭环管理,让村民切身感受到卫生厕所的便利,改变如厕习惯,才能防止旱厕回潮。文山市2022年共需完成10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改建29座,完成农村卫生户厕改建4650座。
截至2022年4月19日,文山市所有自然村公厕建设地点已全部落实,并已开工建设,已完工2座,预计7月底可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卫生户厕开工建设2645座,完工1450座,任务完成率31.18%。
据文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泽介绍,文山市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一角钱”工程,以自然村为单位、户为单元,按照每人每天一角钱,全年36元的标准筹集卫生保洁费。将公厕管理纳入村规民约,纳入村庄保洁员的保洁范围,确保农村公厕有人管、管得好。力争到2025年,全市100户以上较大自然卫生公厕全覆盖,卫生户厕覆盖率过70%以上。

(文山融媒体中心记者:何龙道)
(编辑:徐珺 排版:李法楠 审核:资云波)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