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一阵阵旋翼转动声 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迅速升空 旋翼下巨大的气流 推动农药雾流均匀散开 精准喷洒到水稻上 眼下 文山市正用无人机“空袭” 和群防群治的方式 对5万亩水稻进行集中杀虫 无人机作业喷洒农药 近日,在文山市平坝镇松家寨村,工作人员将调配好的农药装进植保无人机容器内,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伴随着“嗡嗡”声,无人机迅速升空,灵活自如地在田间飞行、盘旋,雾状的农药均匀地洒落在绿油油的秧苗上,不一会儿,就完成了数十亩稻田的病虫害防治作业。 村民杨康介绍,今年他家种植一亩多水稻,如果是他人工喷药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而无人机只用了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撒药工作。 省时省力又省钱 在秉烈乡小平坝村,植保无人机同样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飞防”作业。记者了解到,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时,一次负重20公斤药剂,作业8~10亩,喷洒范围6米,1小时可完成30亩喷洒作业,是传统人工的30倍。采用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成效明显,节劳省时、喷洒均匀、不浪费、用量小、降低成本,提高了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效率。 除植保无人机农药喷洒作业外,文山市还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在秉烈乡秉烈村委会,文山市植保植检站工作人员正在向群众分发药剂。秉烈乡小平坝村村民罗自华家今年种植了10亩水稻,他告诉记者,10亩水稻喷洒一次农药需要200元左右,一周进行一次施药,整个管理期则需2000元成本费。现在政府进行统防统治,这些成本费全省了。 用药后达到预期效果 文山市植保植检站站长曹红云介绍,为保证统防统治效果,文山市植保植检站技术人员还会对统防3天后的地块进行药后调查,仔细地观察每棵水稻的生长情况,并及时反馈用药效果。 “后期我们将继续加大水稻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力度,为二次防治提供依据,助力水稻丰产丰收。”曹红云说。 8月底完成5万亩水稻防治 据了解,今年文山市依托文山州2022年水稻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计划在全市水稻连片种植区域开展无人机飞防4万亩次,群防群治1万亩次。统防统治将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统防统治于六月底结束。第二次统防预计八月初开始,主要防治稻飞虱、水稻螟虫、水稻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 通过全市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在保障全市粮食生产安全的同时,实现化学农药减量控害,增强农民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意识,确保了水稻增产增收、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 “今年计划在全州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示范19.5万亩次,确保全年水稻生产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文山州植保植检站站长李纯介绍,下步,将强化粮食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防治预警,指导全州农户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全州粮食生产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慧 排版:龙俊贤 审核:资云波)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