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文山市马塘镇:盘活旧产业,开拓新财路!

    发布时间:2022-08-02 16:48:22  

    自脱贫攻坚以来,马塘镇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打造美丽乡村新样貌。农业建设不断得到更新升级,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活力满满!

    巴西菇基地日益完善

    又是一年丰收季,走进马塘镇塘子寨村文祥巴西蘑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巴西菇基地,一个个钢架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特有的恒温系统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了最适合巴西生长的范围内,棕帽白杆的巴西菇个个圆润饱满,一簇簇的冒出头来,甚是可爱。前来务工的村民们挎着小桶,熟练地将成熟的巴西菇采收到桶中。

    塘子寨村村民项朝英两年前放弃了外出务工,来到合作社兼职采摘工作,她告诉记者,2022年基地增设了20个温室大棚,所有大棚的支架全部由竹棚换成了更加结实耐用的钢架大棚,在钢架更加牢固的基础上,确保了大家攀爬采摘时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棚内还增加了保温、控湿系统,让室内环境更适合巴西菇生长,巴西菇产量不断增大,工人的工资也随着工作量逐渐提升,相比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要好得多。

    “现在一年能赚到三四万元,比之前要多了几千元,而且多劳多得,平时没事可以照顾小孩,还可以在家里种点庄稼。”项朝英说。

    2012年,汪祥飞带着滇珍菌业有限公司来到马塘镇塘子寨村,成立了文山市文祥巴西蘑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塘子寨村和巴西菇结下不解之缘。2019年,上海援建项目相中了马塘镇的潜力股产业——巴西菇,并陆续注入了项目帮扶资金,合作社根据自身情况,将资金分配到了基地、烘干车间改造升级和包装车间的建造上,2022年,整个巴西菇园区迎来了大变样。

    除了基地棚改外,今年5月,巴西菇烘干车间也迎来大改,烘干车间的老式煤烟箱全部更换为了更加环保节能的现代化全自动电烘干箱,箱内可根据需要自行调节温度,原本煤烟烘烤所残存的微量二氧化硫也因此降低至0,在提升了烘干效率的同时,让产品更健康,更符合原生态食品的理念。

    文山市滇珍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汪祥飞介绍:“在上海援建资金的帮扶下,还新建了包装车间,之前都是散装出售,可销售的范围不大,也不利于保存。预计在今年9月,包装车间就会运作起来,我们还是为产品设计了精美的包装礼盒,届时,产品将走进超市和零售店,将品牌的力量最大化,提升巴西菇产品附加值,让我们的纯天然产品走到全国各地。”

    发展百香果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马塘镇这块宝地,除了巴西菇,还有百香果这一大特色。但与之相比,百香果产业种植户较为分散,种植面积有多有少,农户们在收成之时只能背着背篓到镇上散卖,总体经济效益不高。2020年,在马塘镇政府的帮助下,百香果种植户夏明文连同多名种植户一同成立了文山市腾格(百香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种植户们集结起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合作社有了,却缺乏相应的交流平台供农户们宣传、销售。2021年,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马塘镇利用上海扶持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建设了文山市马塘镇村级集体经济门面楼房,并在年底竣工后,与腾格(百香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房屋租赁协议》,以最优惠的价格,为合作社提供销售与交流的平台,让当地百香果产业从分散到集中,农户们能集思广益,深入探索销售的新模式。

    文山市腾格合作社负责人夏明文告诉记者,村级集体经济门面楼房已经装修完毕,待下半年水电畅通后,便可投入使用。

    “下一步,我们打算将该门面房打造成集办公、接待、展示、销售为一体的多功能楼房,一楼的门面会打造成百香果产品展厅,推出百香果即食冷饮、零食等百香果系列产品,楼上设置为办公区域,开设农产品直播带货间和采购人员接待间,让百香果产业链更加完整、更加符合现代化销售模式。”夏明文说。

    百亩葡萄园焕发生机

    2021年年初,云南紫檀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看中了马塘镇得天独厚的种植环境,以租赁的方式,种植了近200余亩葡萄苗,想要打造文山市特色指尖葡萄基地,期间,由于技术人员操作不当,影响了葡萄生长进度,葡萄苗种了下去,却迟迟不见生长。同年10月,技术员陈虎受托来到了葡萄基地,对葡萄种植方面颇有经验的他当即更换了管理方式,并在上海援建资金的帮助下,为基地添置了大棚和水肥一体化系统,长期聘请了当地葡萄种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基地,让葡萄种植更加科学化。

    走进绿意盎然的葡萄基地,整齐的大棚沿道路展开,娇嫩的葡萄枝丫缠绕着铁丝生长,长势十分喜人。管理人员杨平穿梭其间查看葡萄苗长势,或者修剪枝条。杨平是土生土长的马塘镇人,之前以种植三七为主,也小面积的种植过葡萄,对葡萄苗的管理较为经验。同时,在招纳当地劳动力上,杨平也更加得心应手,在前期除草、剪枝期间拉动当地就业214人,后期收果、包装还将聘用更多村民参与其中,为村内留守老人、剩余劳动力增添经济收益。

    “目前,葡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了一半多,年底还有一次大量的用工,都优先聘用本地的群众,预计在2023年3月,第一批改良后的指尖葡萄便能上市销售了。除了本地销售外,我们还将通过京东等平台进行网络销售,马塘镇又将再添一特色产业。”云南紫檀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陈虎说。

    有了脱贫攻坚的扎实基础,乡村振兴的发展打开了农村市场,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推动乡村振兴项目的注入,因地制宜开发了马塘特色新产业,整合了农村资源和配置转型,将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利用起来,焕发出了土地的新活力。

    下一步,马塘镇将利用目前资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寻找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新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让人民群众生活乐起来,腰包鼓起来。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谭云鹤)

    (编辑:刘梅 排版:李法楠 审核:资云波)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