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认真落实州委领导对乡村振兴工作指示要求,近期,州委农办组织开展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实践”主题调研活动,在各县(市)自行调研基础上,州委农办组成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座谈等方式,随机抽取西畴县、麻栗坡县等有关县(市)进行现场核实调研。按照可学习借鉴、可复制推广原则,即日起,文山日报全媒体推出一批实施乡村振兴的经验典型案例。
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实践典型案例之一
文山市在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结合实际、创新思路,立足群众最急需、最急迫解决的问题,实施好农村建设“六件套”(硬化路、改厕所、搞卫生、去裸房、找工作、树榜样)专项行动,以小切口推动乡村振兴走稳走实。
“硬化路”强基础。针对自然村尚未通硬化道路,群众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印发了《文山市农村村组自建硬化道路三年大会战实施方案》,提倡自己的道路自己修、自己的道路自己建,在国家补助与群众筹资相结合,按照相关建设标准实施通自然村道路建设的基础上,市级按照每公里补助30万元(其中3万元专项用于绿化)的标准予以补助,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三年时间实现通自然村道路全部硬化。截至2022年6月,启动自然村道路硬化项目78条162.1公里,完成混凝土道路建设42条82.3公里,为方便群众出行和农产品“出山”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厕所”便民生。针对群众“如厕难”、群众不“方便”的实际,出台《文山市“改厕所”专项行动方案》,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在实施好2022年29座1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改建、4650座卫生户厕改建的同时,扎实做好遗留问题厕所的排查、整改工作,将“方便”群众的事办得更好、更实。截至2022年7月11日,自然村公厕完工29座,占计划的100%。卫生户厕完工4460座,占计划的95.91%,预计7月底可完成全年改建任务,年内完成遗留问题厕所整改。
“搞卫生”换新颜。针对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突出、乡村形象较为落后的现状,出台《文山市“搞卫生”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扫干净、摆整齐、搞绿化、管畜禽、建制度”五大整治任务,提出组织引领治、干部带头治、帮扶推动治、群众动手治“四治”模式,落实州市乡村组五级书记带头“扫地”,开展农村全域卫生整治,着力推进绿美文山建设,全面推行“一角钱”工程,确保年内建成洁美乡村400个以上,按照每个自然村2.5万元,全市1000万元的标准安排洁美村庄建设补助资金。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百日攻坚翻身仗,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由“脏乱差”向“洁净美”转变。全域卫生整治方面:全市1039个自然村均开展了一次全域卫生整治,柴草堆、粪堆、土石堆、垃圾堆得到清理,垃圾乱堆、物品乱摆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全市集镇共配备2吨以上垃圾清运车18辆,设置垃圾池(桶、房)4991个,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有5个乡镇的生活垃圾实现集中清运处理,其余9个乡镇计划年底前实现集中清运;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完成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项目可研编制,盘龙河流域治理项目上报省级等待评审入库,布都河水库治理项目获省级资金补助2043万元进入招投标阶段,喜古、坝心污水治理设施修复工程获州级批复建设。截至7月15日,全市行政村污水治理率达36%,自然村污水治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41.3%、40.2%;村容村貌提升方面:各乡镇(街道)均以群众基础好、积极性高的村寨为试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开展了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广场、小庭院建设,积极推广每户种10盆花、每人种10棵树、每村种万棵树等活动蔚然成风,建成了柳井乡土司城、夹马石,平坝镇沙老寨、坝心乡他披、红甸乡席草寨等一批可学可看可借鉴的洁美村寨。
“去裸房”展特色。针对农村房屋建设缺乏风貌特色、整体形象滞后的实际,出台《文山市“去裸房”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以公路沿线、历史文化名镇、乡村振兴“百千万”实施村寨为重点,将农村裸房、裸墙打造成为展示文山农耕文化、历史文化、三七文化、红色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截至2022年6月,已启动实施云南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德厚镇洒戛竜村核心区130户农村“裸房”风貌改造,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建设村寨均结合自身民族、风貌、产业实际实施了相应的文化展示橱窗。
“找工作”促就业。针对产业发展滞后,群众增收困难的难题,出台了《文山市“找工作”专项行动方案》,在积极推广政府组织输出、亲友帮带输出、群众自发输出等劳务输出模式,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率,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的同时,积极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最大限度开发劳动力资源、激发农村优秀人才就业创业动力。截至2022年6月,全市外出务工12.8万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转移就业2737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541个,让广大群众在就业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吸引了一大批返乡人员利用自身特长投身名优产品种植、商贸物流、工艺品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并有效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树榜样”育新风。针对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思维封闭的实际,出台了《文山市农村“树榜样”专项行动方案》,加大脱贫攻坚成果、农村建设“六件套”树典型宣传力度。半年来共通过各级媒体刊发群众积极投身农村道路建设、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投身创业就业等新闻宣传报道150余篇。通过榜样的引领示范,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奋斗奉献的劲头,引导广大群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实现让农村美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

(来源:文山州委农办)
(编辑:徐珺 排版:罗钢 审核:李云淑)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