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一段记忆 走进一种乡愁 文山市洒戛竜作为 全省、全州的党史教育基地 近年来 州、文山市着力将这里打造为 最好、最美、最幸福的村庄 目前风貌改造、基础设施、节点景观等 已初具雏形 令人向往
今年4月,文山市红色美丽洒戛竜村项目正式启动。时隔5个月时间,记者再次来到德厚镇洒戛竜村,只见主干道路两旁的房屋墙面刷白并以水墨画风格为主就势而绘,有的与长出墙边的甜柿结合绘就小孩采摘画面,有的与一旁电杆融为一体呈现一幅大气磅礴的山水图,有的将一首首红色诗词印在墙面诉说着红色革命故事…… 房屋改造后统一着色,棱角处勾画了少许民族特色图案。洒戛竜作为云南省第一个向少数民族宣传革命道理的经典——《夷经》的诞生地,此次改造还从《夷经》里选取了对联制作成暗红色的木板挂在每户门前,看上去统一而又因每家房屋建造和对联内容略显不同。 岔路口一块写有“洒戛竜”的石牌指引着每个向往红色历史的人走向洒戛竜党支部革命旧址,而此路口的景观便是整个洒戛竜12处节点性景观之一,花架上各类鲜花竞相绽放的样子好似欢迎每一个来到这儿的客人。 在德厚河一侧与村子之间的池塘里,今年重点打造了连片荷花池,虽然花期临近尾声,但依然还可在秋天赏一波“夏雨荷”。 项目中还以“红色产业+绿色产业”为发展模式,播种了千余亩水稻,每一株水稻都挂上了饱满的稻穗,阵阵微风吹过,稻香扑鼻而来。今年7月下旬投放的4吨多稻田鱼也即将成熟,在中秋节人们就可吃上口感绝佳的鲤鱼。 稻田旁的科普文化长廊石板、砂石铺就的道路,在两旁的绿植映衬下格外清新,漫步稻田里的生态廊道,亦可在大自然的田园风光里展开无限遐想。从小在这里长大的村民深知洒戛竜的革命历史厚重,看到如今的改变,不禁为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点赞。 洒戛竜党支部是云南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文山州第一个党支部,2008年进行过一次保护性修缮,作为全省、全州党史教育基地和文山州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每年有3000人次到此参观学习。为了纪念那段光荣而又极不寻常的历史,弘扬先辈的革命精神,促进文山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文山州、市决定打造“红色美丽洒戛竜村”,项目规划面积4375.8亩。 项目实施以来,德厚镇举全镇之力推动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1950万元。如今的洒戛竜已初步具备观赏性,来往游客可赏荷、吃鱼、看田园风光及感受红色文化。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慧 排版:向传帅 审核:李云淑)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