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聚焦】文山州,全省第一!

    发布时间:2022-11-18 00:19:25  

    为进一步落实“放管服”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构建快捷高效、便民利民的为民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共同开发建设涉税不动产登记线上一窗口受理模块,以省级“总对总”对接模式建立不动产登记与税费征缴的信息共享,实现涉税不动产登记线上“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去年8月,文山州文山市被列为全省首个涉税不动产登记线上“一窗受理、并行办理”试点。

    随着纳税人金某通过“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成功缴纳一手房契税0.91万元,文山市于2021年11月成功跑出全省推广运用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业务全程“网上+掌上”税证联办“第一棒”。紧接着,文山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快马加鞭,总结经验成果并实施各县(市)全覆盖,推动全州率先跨入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业务全程“网上+掌上”税证联办时代。

    截至目前

    文山州共完成

    线上一窗受理、全程网办、掌上缴税业务

    650件

    涉税金额819.3万元

    业务量居全省第一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文山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有效化解人民群众不动产转移登记“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全力打通导致群众“重复跑”“多头跑”的“难点”“堵点”,着力弥补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链条上税务与自然资源部门之间的“断点”,率先实现全州8县(市)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网上+掌上”税证联办,助力增进民生福祉、优化营商环境。

    聚焦“难点”,部门聚力夯基础

    文山州自然资源、税务、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凝聚合力,优先将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办理纳入线上“一窗受理、并行办理”范围,以“小切口”实现“深突破”、带来“大变化”、产生“好效果”。

    先后召开5次联席会议强化沟通协调,协同推进不动产登记、税费征缴统一申请、网签信息在线调用、办理结果网上反馈等工作,就“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受理平台、房屋交易平台、税收征管系统无缝衔接等事项达成共识。

    以“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为目标,制定《文山州不动产登记与税费征缴房屋交易线上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试点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确保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团结协作。

    期间,云南省自然资源厅持续强化业务指导,先后派出业务骨干多次现场答疑指导,助推全州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构建高效、便民的产权登记服务体系。

    打通“堵点”,打破信息集成壁垒

    之前不动产登记、缴税模式中,因部门之间数据未有效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岛”,办理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时,申请人须到多部门服务大厅取号、排队等候,待部门审批后才能到不动产登记大厅申请登记。

    如今,各县(市)进一步打破各自业务系统的数据藩篱,以“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为导向,依托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省税务局共同开发建设的涉税不动产登记线上一窗受理模块,建立线上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数据交互接口,试点“总对总”的信息集成模式,实现一手房登记办证与税费征缴的信息共享、实时推送,打通登记信息、税收信息、房屋交易信息的“数据壁垒”,完成了不动产登记系统升级改造、税收征管核心系统、房屋交易信息的深度对接。

    告别“多头跑”,惠民措施落地见效

    目前,办理文山州一手房转移登记,只需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点进行线上申请,并提交相关办证和缴税所需资料,随后“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便会统一向多部门推送,申请人仅需使用手机登录云南省电子税务局,在手机上对自己的申报房源信息、房产数量、税款金额等进行核对后即可即时完成不动产登记的税款征收、税收减免等一系列税收业务,待不动产登记机构完成业务审核登簿后,即可通过“一部手机办事通”平台查询下载不动产登记电子证书,快速实现了一手房转移登记业务的“智能化”“掌上办”和“不见面”办理,真正达到了不动产登记从“群众多跑马路”到“数据多跑网路”的政务服务高效便民办理工作要求,实现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网上+掌上”税证联办走在全省前列,有效推动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

    全省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网上+掌上”税证联办试点的成功运转,有效辅助了该模式在全省的应用推广。文山州把不动产转移登记从线下移至线上,是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的有效举措,是全省进一步压缩不动产登记全流程登记时长的典型示范。

    (来源:云南发布)

    (编辑:陈慧 排版:张振飞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