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老物件焕发新生机,薄竹汤得村扮靓乡村留住乡愁!

    发布时间:2022-11-22 16:26:04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一样的乡愁,无论生活多苦多累,家乡永远是心中的一片净土。文山市薄竹镇新回龙村委会汤得村以乡愁为主题打造绿美乡村,既留住“乡味”又提升了颜值。

    收集老物件留住岁月温度

    在冬日早晨走进薄竹镇新回龙村委会汤得村活动室,就会看到阳光穿过缝隙照射在活动室里陈列的煤油灯、录音机、缝纫机等老物件上,温暖的阳光让这些老物件多了几分温度。

    “活动室是驻村工作队用村里的老学校改造的,保留了原来的风味,里面每一个老物件对于村民们来说都承载着一段回忆,这是村民们的故事,更是汤得的故事。”新回龙村委会社会事务员王园梅说,在了解到村民们家中有许多闲置的老物件后,驻村工作队便自筹购来了油、盐等生活物资,鼓励村民们用老物件来交换,并把换来的物件精心整理后陈设在活动室。这样一来,村民们就不用愁这些老物件丢了舍不得,留着又占地方,想念时还可以随时到活动室看上一眼。

    除了老物件外,村干部们还把村民们参与打造绿美乡村的照片及《中国共产党简史》等书籍也摆放在活动室。这间由老学校改造而成的活动室化身成一个伫立在历史长河中的“学者”,把党的历史与村的故事向每一个来访者娓娓道来。

    “活动室改造后,将用于聚集群众来学习知识,开展文体活动、党建引领等方面。也希望外来的人到汤得能看见这些物件,了解汤得、喜欢汤得。”王园梅说。

    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古朴村貌

    如果说活动室里的老物件展示的是汤得过去的故事,那么汤得现在的故事就要从打造古朴传统的村容村貌说起。在汤得村入村口的墙面上有一幅幅山水田园图,画上身着传统服饰的壮族姑娘正在田园中浇水,墙上“幸福像花儿一样”几个大字表达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村后,石墙、竹篱沿路而造,村民们在里面栽种油菜花、柿子等作物,村里的大多数裸墙也被涂成了温和的米黄色,闲置的陶罐整齐排列着,被用来装饰原本废弃的空地。这样的改造方式既保留了农村独特的古朴风味,又提高了整个村子的颜值。

    汤得村民田帝林说:“因为是我们从小长到大的地方,我们也担心改造会抹去我们的回忆,但改造的效果是完全符合我们想法的,因为他们在改造时会问我们怎么改造,相当符合民意。”

    见缝栽花打造绿美乡村

    要想真正做到绿美,仅仅靠装饰外观还不够。在汤得村漫步,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路旁的石缝间、树洞里随处可见胖乎乎的多肉植物。这些多肉是村干部们为汤得“埋下”的宝藏,别看他们个头小,却是绿美乡村建设的“大工程”,需要村干部和村民们细心管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工程”就会变成“大功臣”。

    据了解,在打造绿美乡村的过程中,汤得村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挖掘本村历史文化内涵,顺应自然,遵循规律,既突出了地方特色,又体现了绿美风光,真正做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梅 排版:张振飞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