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完成20场“院坝协商”议事会,达成的76项协商共识已转化69项,协助解决了人民群众的一批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这是今年文山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聚力深化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相衔接、同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积极探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文山路径”,扎实开展“院坝协商”工作交出的靓丽成绩单。
高位推动,夯实工作基础。云南省政协部署“开展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行动后,文山市政协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推进组,实体化运作,负责统筹抓好全市“院坝协商”行动各项工作;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协商重点、协商程序和协商频次等重要事项,走村串寨深入基层开展选题调研,逐项摸清议题情况;建立主席会议成员挂包重点村制度,实行“每周报行动计划、每旬报进展情况、每月开推进会议”机制,争取资金60万余元,全力保障“院坝协商”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规范流程,形成工作闭环。始终坚持政协主动协商和群众“我要协商”相结合、善结合,积极协商、合力解题。协商活动严格按照“院坝协商”6个环节规范操作,将重点议题协商共识报市委交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将办理情况及时反馈和公布。在此基础上,针对重点村(社区)开展“院坝协商”助推普法强基补短板全覆盖,如新平街道汤懂村“基层社会治理”、马塘镇黄龙坝村“普法强基补短板”等议题,保证了群众认识深、政策落实快、基层治理好。针对事关民生诉求,群众有强烈协商愿望的协商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开展协商,如东山乡板板桥村“乡村文明建设”、坝心乡他披村“建立农业灌溉设施管护机制”等议题,保证了群众参与深、形成共识快和协商效果好。
聚焦重点,助力文明村寨建设。始终坚持“抓协商就是抓发展、抓协商就是抓本职”的理念,紧紧围绕省政协提出的五个重点工作和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群众关切的事项引领选题、确定协商内容,确保协商议题选题精准、协商内容和协商共识“真实在、接地气”。坚持“小切口”服务“大民生”,针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时时事事从群众利益出发,时时处处关注民生诉求,主动搭台、主导协商,持续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携手,“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联动,提升基层群众广泛参与基层协商的意愿。通过聚焦重点内容开展协商,助推城区外来人口和重要场所规范化管理,助力边远村寨和矛盾多发村普法强基、移风易俗、文明进步。根据群众意愿拓展部分议题协商内容,结合提案办理协商实行“一案双商”,相互借力、相互助力,达到双促进、双落实。
协同发力,写好成果转化文章。坚持把协商议定事项落地见效作为评价协商议事质量的重要标准,把协商成果转化作为推进“院坝协商”议事的生命线。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召开承办单位、涉及部门、政协专委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联席会议,以沟通交流的方式共同推动协商共识转化。部分协商共识采取政协视察、调研等方式进行督办推动。同时,建立销号管理制度,对20个协商议题达成的76项协商共识及时交办,已销号69项,完成率90.7%。市委以点题形式交办“疏浚维修解放大沟助力乡村产业发展”重点议题,以市委立项督办形式交有关部门、乡镇办理。目前,共协调投入建设资金500万余元,疏通解放大沟30余公里,为3个乡镇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水源保障,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人民政协网)
(编辑:董飞 排版:李法楠 责编:郭韦 终审:资云波)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