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农民增收一口清 基层治理一网兜 绿美建设一直抓丨日新月异!看文山市的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2024-01-09 16:13:42  

    近年来,文山市结合实际,不断学习借鉴,久久为功,推进“三个一”,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文山,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山篇章。

    农民增收一口清

    农民增收是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文山市坚持大抓产业发展,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建立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打造了一批农民增收示范村、绿美建设示范村,培育了一批全能发展示范村,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带动千村整治、全域整治,走出了一条具有州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石旮旯里蹦出“箐啊妞”,嶙峋石漠变成“聚宝盆”,这是新平街道庄子田居民小组的真实写照。庄子田居民小组共有居民106户475人,全村土地石漠化面积达80%以上,荒山1700余亩,崎岖的群山之中,石头占了一大半,其他作物难以栽种,只有仙人掌存活下来。为了破除困局,2021年8月,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庄子田注册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劣势变优势,全村大面积种植仙人掌,开启了庄子田仙人掌抱团发展之路。

    这片土地没有辜负群众,经过努力,庄子田居民小组仅2022年就实现了仙人掌果鲜果260吨的销售量,销售额达520余万元,农业种植方面人均收入从2021年以前的人均8000元到现在的人均23600元。

    庄子田居民唐田章说:“这两年的收入非常可观,大家的包里都鼓起来了,我们家买了新车,还准备盖新房,期待2024年庄子田能越来越好。”

    除了扩大仙人掌种植面积,2023年,庄子田还开通了网络销售渠道,开发了仙人掌粉、仙人掌浆液等深加工产品;同时,每家每户拆墙透绿,重点打造庄子田居民小组以仙人掌为主题的绿美乡村旅游,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积极探索农民增收发展之路,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庄子田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小组组长鲁春红介绍,目前,旅游产业计划有露营基地、荷花观光、马术俱乐部、越野赛事等项目。在2024年,全村将着重增产增收,通过扩大仙人掌基地种植面积,加强旅游基地建设等,实现居民收入一年比一年上涨,产业发展一年比一年更红火。

    基层治理一网兜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需要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近年来,文山市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找困点、破万难、谋发展,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着基层治理的水平。

    文山市喜古乡车期村,距文山主城区35公里,距乡政府驻地14公里,是距离乡里最远的一个村。长期以来,车期村脏乱差现象突出,水渠年年坍塌,水源断流,党组织软弱涣散、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成为了制约车期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面对车期之“困”,车期村驻村工作队协同村委会团结一致、实干苦干,探索出了一条“党建+系列活动”为民办事服务的实干路子。

    车期驻村工作队协同村委会发挥村内党员带头作用,广听民意,集体施策,不断强化党建的引领和凝聚作用,以“一渠水、一条路”为重点,修缮沟渠、进山农作路、硬化进村道路,破解车期生产用水和行路两大难题。同时,完善村规民约,成立人居环境巡逻队,动员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共建绿美车期。

    车期村村民杨顺有说:“我们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现在大家出去放牛都会自觉带着桶和铲子,牛一拉就收拾干净,村子里干净了,漂亮了,大家的心都连在一起。”

    如今的车期村,道路宽敞整洁,一片绿意盎然,干群团结一心,美丽村庄建设推进有力,村民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铸就了稳定、和谐、美丽的新车期。

    车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忠昆指着一幅绿意盎然的画说:“这幅画就是车期的全貌了,通过近些年的努力,车期村基层治理工作大有所成,环境绿化显著提升,下一步,我们将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绿美建设一直抓

    为进一步学深学透“千万工程”经验,促进绿美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力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华丽转身。近年来,文山市坚定向美而行不动摇,全域推动、全面发动,坚持“面子”“里子”一起抓,统筹做好垃圾清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治理,因地制宜植树添绿,逐步撕掉“脏乱差”标签,构建起一幅幅绿美新蓝图。

    文山市乡村8.png青山掩映,绿树成荫;亭宇矗立,景美人和。走进柳井彝族乡三角地村委会土司城村小组,干净宽敞的道路一直延伸到村内,阳光洒在脸庞,耳畔尽是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

    自2020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土司城村通过政府补助建设材料,村民每户筹资并投工投劳的方式,开展村内环境美化,修建了一个个沁人心脾的小花园、小景观,并由党员干部带头,分组对村内卫生进行清扫,时刻保持村内公共区域环境卫生。

    除村内公共绿化区域外,村民们还主动装饰起了自己的小花园,利用房前屋后的黄土裸露地,购置了各式各样的花草盆栽装饰庭院,让村子形成“内外兼修”的良好氛围,绿植覆盖率逐年上涨,2023年实现了村内绿化全覆盖。

    三角地村党总支书记马成文表示,自开展绿美建设以来,最大的变化是村民们思想上的转变,从过去的“等靠要”变成了现在的主动争优争先,大家把绿美乡村建设真正放在了心里,自觉去维护、去改造,村子也就越来越美了。

    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马文艳 摄

    截至2023年,全市农业企业101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81户、家庭农场54家,152个村(社区)实现总收入2867.34万元,农村常住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13693元;有序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推动4个省级绿美乡镇、4个省级绿美村庄、210个州级绿美村庄建设;建立综治中心170个,选配四级网格长1611名,专责网格员1858名,兼职网格员4146名。实现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全覆盖。

    2023年,文山市美丽乡村迎来了大变样,这是贯彻落实“千万工程”经验和州委“三个一”的具体体现。下一步,文山市还将全面统筹推进农民增收、基层治理、绿化美化等重点工作,因地制宜促进产业发展,精准施策抓实基层治理,完善机制推动绿美建设,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大突破,真正以“州府作为”践行“文山之干”,奋力开创州府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文山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代成玺介绍,2023年,文山市按照州委提出的基层治理一网兜的工作要求,坚持“改革、统筹、联动”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战、实用、实效”为目标,打造文山市综治中心实体化、规范化、网格化、信息化、智能化“五化”综合体,全面提升综治中心建设运行实效。

    文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虎介绍,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学习运用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三个一”为抓手,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以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全力推动全市农业产业稳步健康发展,有力促进农村持续增收,力争2024年农村居民增收10%以上。

    奋楫笃行走在前

    乘势而上开新局

    文山市的明天会更美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郭韦 排版:向传帅 责编:郑泽娅 终审:资云波)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