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级资金统一纳入了电子支付系统,每一笔收支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循。村务公开栏也每月准时更新,财务明细一目了然。”面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见证巡察前后转变的文山市古木镇财务人员小石感慨地说道。
早在2022年,四届市委第一轮巡察就向古木镇党委反馈指出该镇存在财务管理混乱,廉洁风险突出,9个行政村及部分村小组长期存在大额现金挂账、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财务手续不移交等问题。
收到反馈后,古木镇党委虽然第一时间启动整改,但很快发现难点:多年来,古木镇承担着原东盟大道等多个重大项目土地征收任务,征地补偿款由市级财政划入镇村会计服务中心(村账乡代管账户)兑付,任务量巨大。加之脱贫攻坚攻期间各种项目资金较多,和这些年财务审核把关不够严谨细致、日常监管走形式等因素,最终累积成了难以治愈的“沉疴”。
“问题积压多年,整改刻不容缓。”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古木镇党委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协同镇会计服务中心,联系到已离任、已调离的原镇村干部,共同对2016年以来的所有账目,开展为期数月的专项财务清理,厘清并整改历史遗留的“财务挂账、重复兑付征地补偿款”等问题,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
截至目前,全镇3个对公账户、10个村级委托代管账目已全部理顺,为年底村“两委”换届前的村干部离任审计扫清障碍,也给现任、下一任干部留下“明白账”。
在阶段性整改后,市委巡察办仍持续跟踪督办,紧盯最新整改进展情况,推动建章立制、形成严管严治长效机制,并由镇纪委全程“贴身”监督,实时掌握和同步整改情况。
随后,针对第三方发现的“漏洞”,古木镇会计服务中心逐项整改、销号管理,同步推动“举一反三”,系统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村级原始凭证预审制度,规范票据审核流程;将村级资金纳入电子支付系统,实现收支全程可追溯;完善村务公开机制,确保财务明细每月更新、阳光公开。一系列举措显著提升了镇村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营造出更加风清气正、规范有序的工作环境。
“经过三年的沉淀,巡察的震慑力切实转化为了制度的生命力。”市委巡察办负责人感叹道,只有每一笔账目敢于“晒”在阳光下,让公开栏上的一个个数字成为群众的“定心丸”,巡察监督的价值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

(文山市委巡察办:刘利娜 周鸿飞)
(编辑:周秋 美编:陆军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