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文山市委党校立足洒戛竜土地革命时期的厚重历史,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创新打造了以“一堂主课+2堂沉浸式体验课堂”的红色洒戛竜“1+2”现场教学路线,有效推动了党性教育提质增效。
一堂党课铸魂。通过深入挖掘洒戛竜红色文化资源,系统梳理中共洒戛竜支部即云南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文山州第一个党支部的创建历程,精心打造《星火燃耀映边关——洒戛竜党支部的历史印记》主课。课程生动讲述了共产党员李国栋以教书为掩护,在边陲播撒革命火种的事迹,并串联起洒戛竜农民协会的兴起与小塘子游击队(云南省第一支少数民族武装)的英勇斗争,完整再现了那段星火燎原、信仰如炬的革命岁月。

快板体验课堂,三字韵句里的红色回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革命先辈王德三编写的《夷经》创新改编为快板作品《红夷红书红土情》,激活三字韵句中的红色基因。这部1929年诞生的红色经典,是中共云南地下党在艰苦环境中深入群众、自主探索的重要成果。“党领上路跟着走”“工农兵,不分夷汉一条心”等质朴语句,生动诠释了党的领导、民族团结与革命斗争的深刻内涵。如今通过朗朗上口的快板表演,这些语句历经时空流转,依旧焕发新声,不仅增强了党课感染力,还让红色信仰在节奏声中薪火相传。

情景体验课堂,穿越时空的初心对话。聚焦沉浸式教学创新,精心打造《星火课堂》体验课程。课程真实复原土地革命时期洒戛竜党支部创办农民夜校的教学场景,组织学员通过扮演农民、学生等历史角色,亲身体验以团体组织、阶级觉醒等为主题的革命教学形式。在高度还原的情境中,学员不仅重温了革命先驱在边陲之地传播真理、动员群众的艰辛历程,更在身临其境的互动中完成跨越时空地初心对话,深刻体悟早期共产党人扎根群众、点燃星火的坚定信仰。
目前,文山市委党校已通过“1+2”沉浸式特色现场教学体系,成功开展实地教学9期,覆盖学员659人次。学员们纷纷表示,这种沉浸式教学仿佛回到了革命岁月,先烈的坚定信念和为民情怀令人感动。下一步,市委党校将继续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使命,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将厚重的红色历史转化为鲜活教材,有效提升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着力打造具有文山特色的红色教育品牌。

(来源:文山市委党校)
(编辑:刘红丹 美编:冯明兰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