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助力乡村振兴,从2022年以来,文山市洒戛竜村以“最美、最好、最幸福”为目标,充分发挥当地红色文化农耕文化资源优势,对洒戛竜进行改造提升,走出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兴农、农旅文融合的乡村红色旅游新路径。
走进洒戛竜村,房屋鳞次栉比,白墙黛瓦中点点红色徽标显得格外耀眼,行走间可见一户一小景,十户一大景,村民用石头、砖瓦、老物件堆砌出各类造型的小花台、小菜园以及各类绿植让人感到别样生机。
河边的连片荷塘里,接天莲叶间点缀着朵朵粉红,阵阵微风吹过,清新的荷香弥散在鼻尖,很是惬意。如此美景也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打卡游玩,无论是村内小巷还是荷塘栈道,都能看到来自各地的游客在游玩拍照。
游客:“今天是带着全家一起过来,风景很好,没想到我们的村庄也可以打造得这么有特色,这里离文山城也很近,一个小时都不要就可以到了,很方便。”
据了解,从今年3月份以来,平均每天有三四百人前来洒戛竜游玩,周末客流量能达到七八百人。
洒戛竜除了靓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中共文山州第一个党支部——洒戛竜党支部,是不容错过的参观打卡点。走进旧址展厅,一幅幅历史资料图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物品,不仅能了解到文山的地方党史和革命史,还能深切地感受到先辈们舍身革命、不畏流血牺牲、执着追求梦想和真理的高尚情怀。
建成红色底蕴浓厚、山水村田相依、清新整洁生态宜居的最美村庄;接受红色教育洗礼,感受山村静谧,体验乡土人情的最好村庄;集弘扬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生态康养为一体的最幸福村庄是洒戛竜的三个目标。过程中,德厚镇积极探索,如今集“自然风光、爱国教育、民族文化、农家休闲”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已初显成效。今年3月以来,洒戛竜共接待各类游客6万多人次,共收入40多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9万元。
随着游客的增多,村子里也办起了农家乐。村民柏凯原先在外务工,听说村子要打造成旅游村后,他毅然决然地回村发展。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柏凯结合自家的优势,在村里开起了一家农家乐,随着洒戛竜乡村游热起来,开业没多久的农家乐已经有了一笔不小的收益。
农家乐老板柏凯:“每天都有几桌客人,大部分都是提前预定的,人多的时候直接坐不下,上个月大概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
除了农家乐、民宿等,旅游乡村的打造还带动了当地农特产品的销售。李氏咸菜坊的高正云因为做咸菜的好手艺在洒戛竜小有名气,她制作的面酱、豆豉、卤腐等咸菜受到了大家的喜欢,游客来到这里都会到她家里带上几罐咸菜。
李氏咸菜坊创始人高正云说:“现在知道我们的人越来越多了,多的时候光卖给游客一天就卖了两三千块钱,现在我们也申请了自己的商标,打算把咸菜也打造成我们当地的特色旅游产品。”
文山市德厚镇党委副书记德厚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李继德介绍:“接下来,我们还要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如停车场、公厕、大型活动场地等;同时协助村委会成立公司,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服务更多的游客;还要注册商标,对进入景区的商品进行品质把关、统一管理,进一步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从而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把洒戛竜打造成最好、最美、最幸福的农村典型。”
洒戛竜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借助红色文化助推
文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最大限度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
促进红色文化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深度融合
让“红色经济”持续升温
全面铺开“业兴、村美、民富”
的乡村振兴画卷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周西杨 排版:陆军 责任编辑:刘虹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