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
文山市红甸乡聚势蓄能
积极探索
网格化、数字化、全过程的基层治理
全力构建“一网兜起大小事”
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着力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7月31日
云南省政法委发布消息
《“兜”尽民生事,让基层治理“活”起来!》
点赞红甸乡“基层治理一网兜”
监控设备全面贯通
“通过中心的大屏把各个村监控摄像头连接起来之后,我们就可以及时地掌握各个村的情况,如果发生一些盗抢事件,我们能快速破案。”在红甸乡综治中心指挥调度中心,通过5G数字乡村的平台,能直观地看到不同区域监控设备记录下的实时视频动态。红甸乡综治中心负责人何劲聪向记者介绍,目前,红甸乡4个村委会25个自然村(35个村小组)已经实现了监控设备全覆盖,全乡辖区内共设置有1308个监控设备,涵盖乡集镇所在地的街面、各自然村村内公共区域,甚至还将监控触角延伸至群众家中的监控设备。
目前,红甸乡依托州、市“基层治理一网兜”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建立起了以文山州基层社会治理网格服务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体系,向上接通市级综治中心,横向打通与其他乡镇(街道)信息交流,向下贯通村组全科网格,实现“基层治理一网兜”的整体协同,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水平。
整合资源“一支队伍”管综治
走进红甸乡综治中心来信来访接待室,数张集约型工位整齐摆放;心理疏导室以粉红为主色调,温馨而舒适;矛盾调解室内则按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分行业领域设置有综合专班、林业专班、土地专班、农业专班、水务专班等5个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专班。红甸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人何劲聪介绍,综治中心可以有效地调配全乡乡属各单位还有各村委会的人员力量,将群众的矛盾纠纷及时地进行调处化解,从而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红甸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人何劲聪说:“我们吸收整合综治、信访、调解、禁毒、防艾、消防等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资源入驻乡级综治中心,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形成综治合力,有效推进群众问题解决‘一窗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
“一张网”抓牢基层治理
“近期是汛期,又是暑假期间,小孩平时一定要注意防溺水安全!”“大爹,你家在修建门前的挡墙吗?一定要注意安全施工,也要做好和隔壁邻居的沟通协调,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纠纷!”李剑良既是村小组长又是平安联防队的副队长,作为一名专责网格员,他负责30户村民,平时不仅要调和邻里关系化解矛盾纠纷,还要普及各类政策等等。
席草寨村村小组长李剑良:“群众间发生争吵和争执,我们会第一时间给他们调解、引导他们,不要走错误的方向,遵纪守法。”
据了解,红甸乡以行政村为单位划分为4个三级网格,按照1名网格长+1名专责网格员+N名兼职网格员的“1+1+N”模式选优配齐网格管理员,切实承担社会治安防范、社情民意收集、基础信息采集、安全隐患巡查、矛盾纠纷调处、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
多措并举让基层治理“活”起来
今年以来,红甸乡从“强化中心、织密网格、群防群治、法治建设、纠纷调处”五个方面精准赋能“基层治理一网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工作方针,发挥“中心治理+专业治理+联合治理”一体协作作用,疏通基层治理堵点、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增强基层治理力量,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切实解决“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多头治理、交叉治理及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分散薄弱等治理难题,有效破除部门间的治理“壁垒”,充分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扩面增效,让基层社会治理从“碎片化”向“一体化”转变,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有序有力、高质高效,有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标志区建设。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周西杨 排版:李法楠 责编: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