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小城多桥

    发布时间:2023-08-16 15:51:50  

    三步两座桥,五里必过河

    这话用来形容文山最好不过

    在清代

    盘龙河上就修建了泰安、永济两座石拱桥

    由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逐渐扩大

    盘龙河上又建了数十座大桥

    故此

    文山又被称为桥城


    文山“桥城”的前世今生

    清康熙初年文山设府之后

    知府刘诉于康熙七年(1668年)草筑土城

    文人们看到壶水在城外曲折盘旋

    便将壶水更名为盘龙河

    城垣形如葫芦 壶水三面绕城

    后来便有“金葫玉带”之称

    虽有“金葫玉带”美景

    但河道阻碍交通

    若要徒步越过盘曲蜿蜒的河道

    非架桥不可

    于是“桥”便在开化镇诞生了

    清康熙九年(1670年)

    为了沟通城内外的交通

    便在南门外始建永济桥,俗称南桥

    此桥两侧石栏的石块之间

    凿出银锭口

    以铁水浇铸连接

    故栏石坚固不移

    成为盘龙河上最坚强的“桥爷”

    历史上有据可考的文山城

    第二座桥应属北桥,古称泰安桥

    清雍正1762年建成

    桥长33米面宽7米

    为三孔石拱桥

    因是文山通往北方中原内地的咽喉要道

    故被文山人称为“劳累之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钢索木板吊桥在文山城风靡

    成为文山城最便捷的交通设施之一

    由于社会不断发展

    城市逐渐扩大

    盘龙河上又陆续建了

    大小桥梁50座

    文山被称为桥城

    实至名归


    桥之美——拱桥

    位于华龙湖的双拱桥

    就是较为典型的代表

    宛如两道满月嵌在盘龙河上

    站在桥上

    尽可饱览攀枝花坝子上

    河冲的风光

    两侧栏板上雕刻着

    并不多见的上古神兽麒麟

    与之相衬的望柱上

    用浮雕的手法刻出了朵朵莲花

    两种生动华美的浮雕皆象征着祥瑞

    城南大拱桥上

    龙雕刻细腻生动

    可谓上乘的艺术珍品

    其栏板上的龙骨苍劲有力、穿石而过

    整个画面布置得活泼生动

    正如《说文解字》中所说

    龙是“鳞虫之长”统领水族万物

    人们在桥上雕龙

    是希望龙能监视水族

    不要兴风作浪破坏桥梁


    桥之行——圆弧拱桥

    平安桥是一座形式古朴的

    圆弧拱桥

    位于盘龙公园文笔塔脚下

    两岸支砌石礅

    下设两孔泄洪道

    向上依势设七级踏步和两层平台

    正桥为钢混单孔

    两边设青石廊柱桥栏

    取名“平安”

    赋予了此桥能渡过难关

    保佑平安的文化意义

    坐落于第二小学脚下的西华桥

    也属于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

    栏板上刻有

    拉弓射箭、铜鼓牛头、凤凰翱翔等

    富有本地特色的浮雕

    这些艺术雕镂令人赏心悦目

    反映出文山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桥之用——平行公路桥

    现在的文山公路桥

    较多采用了平行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不仅方便车辆和行人通行

    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

    响水桥算是文山历史较为

    悠久的桥梁之一

    位于沙坝小区通西华路上

    于1989 年10月竣工

    以前从桥上到桥头两岸

    小摊贩们的叫卖声不断

    买菜的人络绎不绝

    充满了生活气息

    同心桥寓意“永结同心”

    文山新人结婚有这样一个“桥俗”

    在新郎把新娘接回家的路上

    但凡是遇到桥就一定要下车

    把新娘背过桥

    桥象征着未来婚姻生活中的坎坷

    这个“桥俗”

    代表新郎和新娘能同甘共苦

    两人是同心一体

    卧龙大桥仿赵州桥用青石而建

    桥长74米,桥面宽40 米

    坦拱跨径50米

    坦拱两端各筑三个敞肩拱

    远处望去犹如一弯彩虹

    镶嵌在金色的盘龙河上

    桥的两端两侧建有四个观景亭

    供游人暂歇小憩


    桥之兴——文通天桥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文山打破“桥归桥,路归路”的藩篱

    以桥为路,无路架桥

    紧随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座座长虹拔地而起

    桥城规模也越来越壮大

    近年来

    文山首座互通式人行天桥——

    文通天桥的建成使用

    更是为文山的城市发展建设增添了活力

    文通天桥中的“文”即文山市

    “通”为解决交通拥堵

    且有四通八达的寓意

    它从众多桥中脱颖而出

    夺得文山第一桥的称号

    盘龙河九曲十八弯

    在文山城蜿蜒而流

    由北向南穿城而过

    文山因有河而建城

    因河而多桥

    光是文山城区内

    有名有姓的桥梁就有30余座之多

    双桥、城南桥、西华桥、盘龙桥、爱民桥

    盘水桥、回波桥、东文桥、平安桥、长虹桥

    建禾桥、响水桥、永通桥、恒丰桥、七花桥

    ……

    众多的大桥小桥

    在文山的盘龙河上盘亘着

    难怪会有“三步两座桥”的调侃

    这些桥陪着文山

    从最初的闭塞到如今的繁荣

    见证了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跨越

    不管现在还是将来

    文山都会以自己的底蕴

    创造更多内涵丰富的桥文化

    书写“桥城”的美丽篇章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冯鹤 排版:冯明兰 责编:徐仕桓 终审:资云波)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