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岗位写人生
-----记宁兴娥同志敬业爱岗尊老爱幼的事迹
朴实勤奋的宁兴娥,在文山市统计局负责工业能源科工作,从事统计工作二十年的她不是单位年龄最长的,但已经是个“老统计”了。统计工作长年累月与数字打交道,时间久了都会感觉这项工作枯燥乏味、清苦麻烦。但她却认为:每一组数据都可能是领导用来分析、决策的依据,牵动的是经济的动态、政策的出台、社会的发展变化。因此无论多辛苦,对统计工作从来没有含糊和马虎过。总是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原则,不畏繁琐、甘于奉献、不怕吃苦、勇于担当,以一个女性业务骨干的细腻和严谨,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二十年如一日工作热情不减,由于业绩突出,个人曾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统计岗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文山市统计战线正是因为有了像她这样乐于奉献、细致认真的人,笔下的统计数据才始终如一、精确无误;也正因为像她这样的全体统计人竭尽全力、团结奋斗才为“统计局”这张名片增添亮色并为单位获得了许多的荣誉。
宁兴娥同志在单位上是业务骨干,在家庭中是生活能手,什么家务活都会干。她和丈夫刘建功在家庭生活中相互理解尊重,结婚17年依然恩爱如初。宁兴娥尊老爱幼、待人真诚、和睦邻里,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营造出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大家庭。
2003年至今,宁兴娥先后五次被云南省人民政府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评为“先进个人”并多次获得文山州统计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宁兴娥身上体现得更加入微和具体。从结婚到现在,他们都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在她心中,丈夫的父母就是自己的父母,照顾好公婆的生活也就成了自己的本分和责任。不到六十岁,公公因患肺气肿就多年长期住院,所有饮食起居都得靠人照料,她主动承担起伺候公公的重担,公公行动不便双腿浮肿,宁兴娥总是给老人端茶递水、敷药护理。当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时,她就将饭菜端到床前,一口一口地喂老人。2008年农历大年初一,公公病逝了,加上2005年爱人的哥哥病逝,家庭中的重大变故,在三年间痛失两位亲人,婆婆失去了丈夫和大儿子,善解人意的儿媳能感受到婆婆的锥心之痛,多少个含泪不眠的夜晚,她与婆婆促膝长谈,用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让婆婆一步一步走出悲伤,重拾生活乐趣和信心。
在这个家庭里,需要照顾的还有爱人的三大爹三大妈两位老人,因他们没有孩子,年岁已高。三大爹身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老年疾病,作为儿媳妇宁兴娥主动和丈夫一道担负起照顾三大爹三大妈两位老人的生活,洗洗涮涮、捶背揉肩、嘘寒问暖。2011年秋天,三大爹病情加重,需要手术治疗安装支架,在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期间宁兴娥及爱人整天在家、单位、医院间连轴转,喂药送饭、擦洗身子、康复按摩,细微照顾就像对自己的父亲一样。三大爹刚好一点,三大妈又病倒卧床,夫妇俩轮流陪护老人,悉心照顾,一个多月从没间断。宁兴娥对老人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因为操持老人的事,有时在吃饭时,端着的饭碗竟不知又搁到了哪里。其实,如此忘我地操劳的宁兴娥身体也不太好,但在家庭生活里她爱别人胜过爱自己,已经成了十分自然的事。
朴实善良的宁兴娥,以她优良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三七花开的地方,谱写了一曲正能量之歌。
编辑:罗敬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