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广播电视传播秩序,切实保障群众收视权益,2023年起,文山市将“小锅盖”整治工作深度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基层治理、“扫黄打非”等工作体系,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网格赋能,织密排查“防护网”。构建三级排查体系。文山市发挥乡镇、街道网格化管理优势,构建“乡镇(街道)—社区(村)—网格员”三级联动排查体系,社区干部与网格员组成排查先锋队;开展地毯摸排建账。对辖区内小区、村寨等多区域展开“地毯式”摸排,建立详细台账,对排查出的“小锅盖”分类处置,确保排查无死角、无遗漏;协同作战集中整治。今年8月4日起,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整治,网格员精准定位,与社区人员协同,共拆除“小锅盖”352个,有效维护了传播秩序。2023年全面开展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整治工作以来,文山市已通过多次专项行动排查清理出“小锅盖”3000余个。
宣传联动,共谱意识提升“新乐章”。“敲门行动”强宣传。以“敲门行动”为重要抓手,积极联动小区物业,形成“物业+社区”工作人员联合宣传模式。工作人员逐户走访,发放宣传单页,面对面向居民宣传相关法规政策与非法安装“小锅盖”的危害,引导其自觉拆除已安装设备,有效提高居民意识形态安全意识;线上多元广传播。充分发挥线上宣传“内容多样、形式灵活、渠道多元”的优势,利用官方公众号文章推送、视频宣传、喇叭喊话、应急广播日常宣传、微信群宣传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非法安装使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危害。同时,公布举报电话,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非法安装行为的良好氛围;成效显著放异彩。2023年以来,文山市发动小区物业管理、社区及村委会工作人员1000余人参与整治行动宣传工作,累计发布宣传信息2000余条,发放、张贴宣传资料5000余份。
执法协同,筑牢市场“监管墙”。源头治理,严处非法销售。加大对全市家电销售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遏制“小锅盖”的流通。联合各乡镇、街道,及市公安局、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多次对市内、乡镇家电销售市场开展非法销售“小锅盖”专项检查行动;联合执法,形成整治合力。在专项检查中,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对销售“小锅盖”的商铺,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相关设备并依法进行处罚。共检查家电销售类商家200余家次,从源头上减少了非法“小锅盖”的流入。
多措并举,奏响多维度治理“交响曲”。文明城市创建添彩。“小锅盖”整治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非法安装的“小锅盖”不仅影响城市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整治行动,文山市的城市面貌得到显著改善,街道更加整洁有序,为文明城市创建增添了亮丽色彩;基层治理水平提升。将“小锅盖”整治工作纳入基层治理范畴,借助网格化管理,强化基层政府与居民之间的联系及沟通。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及时掌握居民需求与意见,解决居民实际问题,增强了居民对基层政府的信任与支持,推动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扫黄打非”工作深化。“小锅盖”可能接收到境外非法频道,传播虚假、低俗、涉政涉恐内容,严重危害国家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文山市将“小锅盖”整治工作与“扫黄打非”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非法信息的传播,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深化了“扫黄打非”工作成果。
(李克霜 黄国陆)
(编辑:唐雪娇 实习生:李香 美编:张振飞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