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闻“汛”而动丨台风中,文山这些逆行身影令人泪目……

    发布时间:2025-10-08 21:06:05  

    桦加沙”“博罗依”带来的影响还未完全退去

    台风“麦德姆”又来袭

    文山市部分地方出现不同程度的灾情

    危急时刻

    一群群不同年龄段的身影逆行而上

    在抢险救灾一线上演了一幕幕感人故事

    “60后”——风雨中的“定盘星”

    图片

    台风带来的暴雨让德厚河水位暴涨,从上游冲刷下来的树枝、杂草和断木在桥墩、河湾处堆积,如同隐形的炸弹,严重威胁着行洪安全。在乐西村紧邻德厚河的堤岸上,一双锐利如鹰的双眼紧盯着河面,他是拥有18年党龄的罗定平,作为一名“60”后,他守护这段河道已有12年。

    图片

    从6号开始,罗定平就带着他的队伍投入了紧张的疏通河道的战斗,他们徒手拉扯缠绕的荆棘,挥动钉耙钩取水下的断木,用锋利的镰刀砍断阻碍水流的灌木。雨水和汗水浸透了衣背,泥浆裹满了双腿,但只要能让洪水的威胁减小一分,他们就不会后退一步。

    图片

    不仅如此,罗定平还带领村干部们在危险河段拉起了醒目的警戒线,值守在各个通往河边的路口劝离好奇观望的村民和贪玩的孩子;组织起一支巡堤队伍24小时不间断地巡查河堤。他把自己多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队里的年轻人,这份用时间磨砺出的经验,是抵御洪水最坚实的堤坝。


    德厚镇乐西村监委主任  罗定平
    图片

    我在这河边待了十几年,经历过好几次大水,比较有经验,知道哪里容易出现险情,没经验在河边很危险,现在还能带着年轻人干,教会他们,把这份守护河道的责任传承下去,心里就踏实。

    “70”后——危难中的“顶梁柱”

    图片
    图片

    105日深夜,冒着大雨,48岁的坝心村委会监督委员会主任廖笃卫,正带着队员挨家挨户开展“敲门行动”。“老乡,快开门!雨太大了,这里不安全!”“快收拾东西,必须马上转移”……每到一处,廖笃卫便用力敲响村民的门,手电筒的光柱在泥泞小路上摇曳,他们的雨衣早已湿透。这一夜,廖笃卫和队员们成功转移了411名群众。当最后一名群众安全抵达安置点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图片

    顾不上休息,廖笃卫和队员们又马不停蹄的开展巡逻工作。“快,再来两个人帮忙!”在因滑坡导致的道路中断路段,廖笃卫第一个扛起锄头,一点点挖开堵在路上的淤泥和碎石。铁锹与石块的碰撞声在雨中格外清晰,他们用最质朴的行动,在暴雨中守护着坝心乡坝心村委会11个村寨的平安。


    坝心村委会监督委员会主任  廖笃卫
    图片

    说实话,连续两天没怎么合眼,确实很疲惫。但是看到村民们都能安全转移,道路也基本保通了,心里就踏实多了。我们村干部就是乡亲们的“主心骨”,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站出来。

    “80后”——泥泞中的“永动机”

    图片

    河边、山林里,蓝天救援队200余名平均年龄已近不惑的80后像“永动机”似的巡逻了近乎一天一夜。张正清的救援鞋前一天深夜还跋涉在古木清障的泥泞里,天刚亮,又陪着他从顺甸河的山顶下到河谷,在无休止的奔袭中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泥泞浸透鞋帮,前端开裂,像一张疲惫到极点却仍在坚守的嘴,无声地诉说着主人的艰辛。

    图片

    “小朋友,快回家!河里水大,太危险了!”在顺甸河沿岸,柏林林巡河时发现一个独自在路边的男孩。她立刻停车,耐心劝说,直至将孩子安全交到家人手中。

    图片

    沉默的李勇,是队伍里永远的“开路先锋”。他总是拎着最沉的镰刀,背着最重的装备,一言不发地走在最前,用坚实的臂膀为后续队友在密林中劈开一条生路。这“人狠话不多”的风格,是80后特有的担当——行动永远比语言更响亮,责任都扛在沉默的肩头。前一夜清障至凌晨,天刚破晓,他们又空着肚子完成盘龙河、顺甸河巡河。原计划的午休和午餐也因看到河边仍有群众活动时取消。“放心不下”这四个字,驱使他们再次扎进河边的山林……

    “90后”——无处不在的“超级英雄”

    图片
    图片

    “你好,古木到布都路段有一处因台风降雨导致的边坡垮塌,垮塌处的树木把道路完全堵死,车辆不能正常通过,请前往支援!”“收到!”接到调度后,古木消防专职队立刻组织一车四人前往处置,仅仅半个小时,道路被开出一道口,让车辆顺利通行。

    图片
    图片

    作为这次抢险救援队伍中最大的90后群体,文山市的消防员们在不同的地点做了许多相同的事。边坡出现坍塌、腰粗的大树骤然倒下,他们第一时间冲到现场清理;群众的家地处地质灾害点,他们连夜转移群众;河流水位不断上涨,他们打着电筒连夜排查消除各类风险隐患……连夜的奋战几乎透支了每一位消防员的体力,可群众的一个眼神仿佛又为他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他们快速“满血复活”冲向救援一线,为群众撑起一把名为“安心”的伞。这样拯救群众的场面也常常出现在年轻消防员们的童年动画中,只不过,这次化身“超级英雄”的是他们自己……

    “00后”——救援一线的“不灭薪火”

    图片

    在救援一线,还有一群刚刚踏上新闻岗位的“00后”记者,用他们尚且单薄却无比坚定的肩膀,扛起了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第一份重量。在地质灾害点,石块泥土还在不停从山坡滚落,雨还在下不停,雨水混合着汗水模糊了文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冰晨的眼睛,她却能清晰地记录下险情现场的每一个瞬间。

    图片

    脚下的路很滑,这个父母眼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此刻却成了雨中最稳的“人形三脚架”。狂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可这个小姑娘已全然顾不上自己的形象,她只想让所有人看见,风雨里谁在为我们拼命?在她发回的报道里,有群众获救时颤抖的感谢,也有救援人员比雨声更急的脚步……

    图片

    在“麦德姆”登陆的漫长夜晚,这些年轻的身影穿梭在风雨中。他们是父母心中还未长大的孩子,却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守护者。他们用尚未完全宽厚的肩膀,为被困者撑起一片晴空;用冻得发白却依然紧握话筒的手,传递着最及时的信息。这个假期,所有的记者都在一线共同抗击台风、记录……

    风雨终将止歇,河流会恢复平静

    但这座城市会记得

    记得60后磐石般的坚守

    记得70后脊梁般的担当

    记得80后沉默中的奉献

    记得90后疲惫却永不迟到的支援

    记得00后用稚嫩肩膀扛起的重量

    这些风雨中的身影

    共同铸成了文山最坚固的堤坝

    (来源:文山市融媒)

    (编辑:唐雪娇 美编:冯明兰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